角的度量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2013版四年级上册3单元第二课。同学们在二年级对角已经有了初步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也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角的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学习如何度量一个角的大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角进行了初步认识,谁来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生(边指边回答):角的顶点、角的边,角的另一条边。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角的各部分名称。
2、多媒体出示两个角:∠1、∠2
师:观察这两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生:∠2比∠1大。
师追问:大多少呢?怎么办?
生:需要量出∠1、∠2的大小。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3、初步感知量角工具
师:量角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生:量角器(大部分同学预习,可能说出量角器)
师: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还有别的工具吗?
生:三角尺(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出三角尺)
【设计意图】本情景既能复习旧知,又能围绕这节课知识的关键点、重点展开,为角的度量单位 “1°”的产生埋下伏笔。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你知道∠2比∠1大多少吗?”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激起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初步感知度量角的工具,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度量角的工具不唯一性。
活动2【讲授】二、激发矛盾,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师:请你用三角尺上最小的这个角(30°角)作为标准来比一比?
小组合作,进行比较。
出示要求:
1、用三角尺上最小的角去比一比∠1、∠2的大小。
2、和组内同学说说摆放三角尺时,顶点和谁对齐?边和谁对齐?
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用三角尺上这个角的顶点对齐∠1的顶点,用这个角的一条边和所量的角的一边对齐。我发现:∠1和这个角一样大,但是∠2比这个角还要大一些。
师追问:那∠2比∠1究竟大多少呢?
生:无法量出。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为单位来量。 这个角就是1°的角。
2、认识1°角
想象1°角
师:那1°角有多大?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两根手指比一比1°的角有多大?
随机抽几位同学站起来展示给大家看。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 我们开看看1°究竟有多大?
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师板书:角的测量单位:1度,记作:1°。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书空1°的写法。
【设计意图】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
3、认识量角器
(1)初识量角器
师: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取用半圆。把它分成180等份。制作了量角器,请看大屏幕。
师:那量角器中有多少个1°角呢?
生:有180个1°的角。
师:用这个量角器方便测量吗?
生:不方便,看起来太复杂了。
(2)认识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常用的量角器,请你认真观察,你在量角器上找到了什么?
生: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中心点,0°刻度线。(学生介绍内圈刻度时,师带着全班同学读一读刻度。从右边开始,0°,10°,20°,30°······到180° 学生介绍外圈刻度师,师带着全班同学读一读刻度。从左边开始,0°,10°,20°,30°······到180°)
(3)指一指,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学生互指互说
师:刚我们认识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请同桌1人指量角器各部分,另1人说说各部分名称。
教师指,学生说。
【设计意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