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
《荡秋千》教学设计
类 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文化渗透、体验、模仿为线索,把设疑、律动、听辨、表演贯穿于其中,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中体验美好的情感,从直接体验到表现代替从语言到语言被体验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感受音乐要素,主动去探究、发现、合作表现音乐。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和探索与仡佬族相关的文化,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与歌曲学唱活动,愿意尝试用歌声与律动表现歌曲情绪与意境,愿意在课堂中了解和探索仡佬族相关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在律动中熟悉歌曲旋律,主动感受音乐要素,自主探究音乐意境,通过聆听、想象、模仿、律动表演、对比、参与伴奏、评价活动,唱会、唱好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歌曲结构,唱准歌曲中六度、七度、八度大跳音程,了解休止符在乐曲表现中的作用并唱准时值。
教材分析:
歌曲《荡秋千》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是一首简短的仡佬族儿歌。2/4拍,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五声宫调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第五、六句是第二、三句的完全重复。旋律简单而不单调,欢快又活泼,表现了孩子们荡秋千时愉快的心情,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旋律上有六度、七度、八度大跳,把秋千“上下来回”荡来荡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分休止符的出现又如秋千荡得很高,心跳都跟着紧张了,荡秋千的画面感极强。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的接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首歌曲对孩子们来说不难唱,但是要有感情的演唱,有兴趣的学习,就需要根据音乐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情境、模仿、体验、律动表演、参与伴奏,调动起来孩子的兴趣。且把仡佬族文化和歌曲相结合起来,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初步了解了仡佬族文化。
教学方法:聆听、律动、模仿、体验、参与、评价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荡秋千》,并在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曲调、节奏及情绪后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大跳的音程,唱准八分休止符时值,有感情地背唱、表演唱、加打击乐器伴奏唱。
教学用具及准备:
教学课件、微视频、flash动画图形谱、钢琴、双响筒、铃鼓、板书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一、
导入
观看仡佬族简介微课
2、听一听、猜一猜
师:仡佬族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玩一项运动,并写成了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们在玩什么呢?
(播放歌曲《荡秋千》 )
3、揭示课题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是的,他们在玩荡秋千。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起一个最贴切的名字吧。
教师板书:
荡秋千
仡佬族儿歌
学生认真观看微视频。
生:荡秋千。
生:荡秋千。
通过观看仡佬族微课,学生初步亲近、了解仡佬族文化,从而能更好地引入仡佬族儿歌“荡秋千”。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
授课
(一)
聆听
1、聆听歌曲,通过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师:仡佬族的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也想玩荡秋千吗?让我们也模仿荡秋千的动作和着音乐动起来吧。
(教师播放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歌曲的情绪了吗?是怎样的?
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荡秋千动作律动身体。
生:欢快、活泼……
通过聆听、律动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读加入声势读歌词,提醒注意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1、师:老师也想加入跟他们一起荡秋千,老师来演唱,请你们帮老师打节奏好吗?
教师示范: 拍手 X 0 0 0
捻指 0 X 0 0
拍手 0 0 X 0
拍腿 0 0 0 X
出示歌谱,教师范唱歌曲。
2、师:你们想不想也在音乐中玩荡秋千?一起来吧。请你们打着刚才的节奏把歌词读一遍。
(教师出示歌词)
指导学生注意恒拍的稳定性。引导学生体会休止符在歌曲中表达的意义。例:秋千荡得很高,紧张到心跳都要停止了。
学生模仿。
学生打声势节奏为教师演唱伴奏,师生合作。
学生加入声势伴奏初次朗读歌词。
学生加入声势伴奏完整朗读歌词。
加入声势辅助教学,让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从而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解决歌曲的难点,为唱好歌曲做好准备。
(三)
借助图形谱感知旋律音高走向,唱好歌曲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轻声跟唱歌曲,好好体会一下荡秋千的美好感觉。
你们觉得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荡秋千的感觉呢?
(唱一下这一句)
3、请你们听老师完整唱一遍,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画一下旋律线。
教师边唱边板书:
4、接下来,请跟着钢琴,老师弹
一句,你们唱一句,好吗?(指导学生处理好歌曲连贯的部分,大跨度音程的音准,休止符时值。)
请学生跟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请学生跟录音伴奏完整演唱。
同学们轻声跟唱歌曲。
生:上下来回荡呀荡呀。
学生跟着老师画旋律线。
学生借助图形谱熟悉旋律,唱准歌曲。
利用图形谱将抽象的旋律、音高具体化、形象化。边哼边画旋律线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有效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四)通过男女生接龙唱歌曲,掌握歌曲曲式结构
1、男女生合作接龙唱歌曲,找出相同的乐句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接下来老师要把你们分组,男生唱第一句和第四句,女生唱第二、三句和五、六句。
(教师出示歌谱)
2、请男女生交换演唱顺序再次接龙唱。
师:请问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
律?(发现相同的乐句了吗?)
这是一首三乐句结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请同学们跟随伴奏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男女生合作接龙演唱歌曲,发现规律:第五、六句是第二、三句的完全重复。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接龙演唱、对比找出相同的乐句,可以巩固学生对歌曲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唱好歌曲。
三、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1、乐器伴奏——双响筒
师:同学们,《荡秋千》是一首具有浓郁仡佬族风格的童谣,歌曲生动地反映了仡佬族小朋友们欢快、活泼、团结的生活情景。正式学习歌曲前老师介绍过,仡佬族的人们对竹子特别地崇敬。所以,今天,老师把竹子制作的双响筒带来为歌曲伴奏,也有祝福仡佬族的意义。请你们一边唱一遍模仿老师做敲击的动作。
(教师出示伴奏谱,先是老师伴奏,再到学生伴奏。)
乐器伴奏——铃鼓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