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教案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
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比较间洁、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体会
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解决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
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有序搭配,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突破
重难
点的
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搭配的方法。借助微课和学具引导学生经历从“物体”到“符号”(图形),再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环境及教具
Windows,ppt课件、服装贴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 习 旧 知
激 趣 导 入
师:老师听说握手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老师想和同学们握握手,拉近一下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吗?(先有一定顺序,再不按顺序。)
师:怎样才能让老师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和我们班每个人握手呢?
师:有序,它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息息相关,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数学广角一搭配(二)【板书课题】
学生和老师握手并观察。
预设:发现有遗漏和重复的现象。
预设:握手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
课堂伊始老师和学生握手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在握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有重复和遗漏的现象,从而分析原因,明确按一定的顺序握手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自然而然导入新课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
合 作 交 流
探 究 新 知
三、
练 习 巩 固
拓 展 思 维
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师:猜测一下一共有几种穿法呢?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谁猜的对呢?
观看微课,梳理问题
师:相信看过了微课,你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的。【播放微课】
师:看了微课,大家有收获吗?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3.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师:谁能说一说可以怎样帮助芳芳解决问题呢?
师:同学们,如果在解题时,没有卡片,没有图,有怎么办?你能不能找到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表示出上下装的搭配呢?【板书方法】
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能说说理由吗?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这几种方法在搭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师:很好!这样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答案。我们称为"有序"的思考。科学家们都非常重视有序思考,爱因斯坦就说过"对称和有序是宇宙间的根本大法”。
4.建立模型,提炼方法
师:掌握了解题的思路,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拿到了解決搭配问题的金钥匙能够"有序"思考问题。有了这把金钥匙,相信搭配问題一定难不倒孩子们了,让我们走进"生活中的搭配”
1.拉动纸条,看看可以组成那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2. 下面的早餐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有( )种不同的搭配。
学生猜测有几种穿法。
预设:6种穿法。
预设:摆一摆服装贴纸、画图、连线……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小组内交流观看微课之后的收获。
预设1: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有6种穿法。
预设2:用3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有6种穿法。
预设:用图形或字母分别表示上装和下装再连线,有6种穿法。
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用图形或字母表示,简洁直观。
预设:都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
学生倾听。
预设:
3+3=6(种)
或 3×2=6(种)
2+2+2=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