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认识“蝌、蚪、鲤、鲨”等6个生字,根据“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并理解生字的意思;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并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写一两个句子,发展学生关联想象的能力;
3、能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并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说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字形、想画面,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并能选词写句子;
3、学会利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学会围绕一个意思说一段话。
四、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习题单(写句子题单)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园地,在轻松的氛围中挑战新的知识吧!请看第一关——“识字加油站”。
二、第一关——识字加油站
(一)一级挑战——读词语,发现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认一认,看看加点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带拼音)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第一行的字都有“虫”字旁,和昆虫有关;第二行的字都有“鱼”字旁,和鱼有关;加点的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示的字的意思,另一部分就和字的读音相关。)
(二 )二级挑战——追溯“虫”旁的字义(质疑,解疑)
1、看到它们的偏旁(师指大屏幕),你能想到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吗?
2、谁来把图片送回名字上去?(请两位同学上台操作)其余生把每个词语读一遍。
3、师特别强调“鲫”的读音(学生拖出字音)。我们学习时就应该抓住特别的字重点记忆,这样就会学得更有效。齐读这个字音。
4、看来形声字的偏旁和意思有关(板书:形——意)。看看图片,你们心中有什么小问号吗?
5、带着你们的疑问,我们一起去探寻古代“虫”字的意思吧!先来听听科学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6、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三)老师小结
看来学习时,只要抓住了奇怪的地方,再想一想,并学会查找资料,可以学得更明白。
三、第二关——词句段运用
师:看着形象的汉字,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动物的样子。读读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又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大屏幕出示词语)
一级挑战——读词语,说句子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1、师:请男同学读第一排词语,女同学接着读第二排词语。 请你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又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么多词语,先说哪一个呢?让大转盘帮我们选一个吧!(老师转大转盘)
2、大转盘转起来——懒洋洋 谁能用这个词来说句子?
他说的句子里面有“谁”“干什么”(老师拖出“谁” (“人”)、“干什么”)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吗?
瞧,他的画面里让我们看到了他双手的动作(拖出“动作”)和睡眼朦胧的样子(拖出“样子”)。
还有谁也想用这个词语来说句子呢?
(老师在屏幕上相机找出“在哪里”或者“说什么”) 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是懒洋洋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写海参的句子就非常经典,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描写海参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描述的对象既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可以描述看到的动态等。
师:看看大转盘又会选择哪个词语呢?(再具体指导说一个)
闹哄哄
教师相机拖出哪里——怎么样。
这位同学用上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排比句,描述了自己当时听到的——声音,让画面感更加丰富了。
读到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里呢?
看样子,说句子不能只是仅仅用上这个词语,还要说具体。接下来,你们能试着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吗?(能)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吧!
(二)二级挑战——想画面,写句子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习题单,认真读一读上面的要求,开始写句子吧!(大屏幕出示要求)
2、学生自己按要求进行写句子(播放轻音乐,老师巡视)
3、评价写话(找到两份选择一样词语的题单,展示出来)
(1)静悄悄
这两位同学都是选择的“静悄悄”来写句子,请他们读读自己写的句子。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边想,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写得好呢?
师:你评价得很中肯,他们各有千秋。由这个词还能想到哪些画面呢?(请生在下面说)你们还选了哪个词写句子?
(2)用同样的方法评价后面的词语。(请选择同一个词语的孩子在台下按顺序交流。)
4、老师小结:还有哪些同学愿意继续分享吗?(相信大家可能下来还想再修改一下。)刚才你们写得不错,也评得很好。这样一描写,画面内容就更丰富了。看来我们想象画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