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春天的故事》
内容
欣赏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历史,并能够用歌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
2.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创作背景,知道《春天的故事》是颂歌体裁。能根据音乐要素划分歌曲的段落,在模唱中初步理解歌词的含义。
3.过程与方法:能随录音哼唱歌曲。
活动
欣赏在听辨、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方法
体验法
探究法
讲授法
重点
感受理解表现乐曲
难点
理解并表现作品
关键
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教学
准备
教师:音响资料
学生:教科书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5`
18`
10`
2`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
三.拓展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学生就坐。
3.口风琴吹奏。
1.谈话导入
设问:你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吗?请说一说。
预设:20世纪的后三十年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采用“一国两制”的政策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平稳过渡,中国东方的巨龙在沉睡中苏醒了……
1979年的深圳,一切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听第一遍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的“老人”是指谁?“圈”指哪里?“春天的故事”的“春天”又指什么呢?
预设:赞美地、歌颂地。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改革开放的“春天”指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
3.听第二遍
设问:歌曲的结构和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预设:引子+A+B+尾声
合唱。
4.分段聆听
引子
(1)听引子部分
设问:引子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让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