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

197阅读 | 6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1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2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3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4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5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 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案+反思.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无欲无求 上传于:2024-07-18
4 比  为了突出“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修订后的教科书把比单独设为单元。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比的意义”的教学是以富有教育意义的“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例子为载体,引出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接着以这几个比为例,说出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教科书联系学生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科书涉及的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分配。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的基础知识安排在分数的乘、除法后面教学,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为以后教学比例、圆周率、百分数及其相关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生在一至五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意义与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会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会解答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与比相关的现象已不陌生。因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进而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按比分配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一定感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  1.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比的后项不能为0与除数、分母不能为0是一致的,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求比值与求商、化简比与约分、按比分配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是一致的,等等。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新问题,得到新结论。教科书在例题、“做一做”以及练习的设计和编排上非常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知道“怎么做”,同时还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2.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利于生成新知识,也能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为此,教学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并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应注意,揭示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宜求全、求深。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8~49内容及“做一做”第1、2题,完成教科书P52“练习十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2.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比” 课件展示教科书P48上方描述及图片。 师:杨利伟在太空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相差关系的两个问题:长比宽多多少厘米?宽比长少多少厘米? 预设2:倍数关系的两个问题:长是宽的多少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知,认识“比” 1.同类量的比。 师: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倍数关系? 【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 预设2:也可以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说出“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的顺序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15比10表示长和宽的比,而10比15表示的是宽和长的比。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所以不能随便调换两个数的顺序。 师:你能举出像这样的比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举出例子,如:我们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2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5比22,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2比25。 【设计意图】通过用比的方法分别对长度和人数这两组数量的比较,增强学生对同类量的比的感知与体验。 2.不同类量的比。 (1)出示课件。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说清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 ③尝试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学情预设】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2)生活中不同类量的比。 课件出示习题。  师:你能写出这个比吗?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写出这个比是28比3,少数写错成3比28。教师注意纠正。 三、沟通联系,理解“比” 1.抽象、概括比的意义。 (1)师:观察上面的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比都表示相除的关系,但前两组的两个量,相比的是同类量;后两组的两个量,是不同类量,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师:想一想,路程与时间的比可以表示哪个新的量?(速度) (2)归纳比的概念。 师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并对比有了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两个同类量的比与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进行观察、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发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比的本质意义,从而使学生对比的概念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2.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P49内容,看看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①比的写法和读法。 “∶”是比号。15比10记作15∶10,读作“15比10”。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书:  ③比值的求法和表示方法。 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师:请你观察板书,想一想,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比表示两个量的相除关系。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概念之后,有关比的知识还有很多,都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教师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