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项赟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的阅读教学主体是学生,我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需要做到:
一、搭建“民主平等对话”平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奏
中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学习习惯,特别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课堂习惯——教师讲,学生记。一节课,教师不停的灌输权威的解读,而学生麻木的接受考试的信息,手不停笔的记下教师的每一句话,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失去了话语权利。因此,搭建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对话平台”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实现课堂中的“三个平等”。
1.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放下权威,以一个单纯的阅读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阅读、讨论过程中,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双方的地位始终是平等的。
2.学生与学生的平等:师生平等让学生敢想,积极去想,而学生之间的平等,才让学生敢说。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