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同名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的,写于1936年春天。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乐队,特地采用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地方式,孩子们不仅在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角色扮演、律动、哼唱主题等多种方式,听辨以上西洋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 1、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刻画出来的人物和动物的性格特征;
2、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单簧管、双簧管音色及外形辨别。教学准备:1、人物头饰及对应乐器图片;
2、乐队文字名称:指挥、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
3、彼得与狼绘本故事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过渡语)师:孩子们,欢迎来到交响乐的世界!(板书:交响)
在交响乐的世界中,有许多乐器朋友!(出示交响乐现场演奏图)
(一)、复习旧知:听音乐片段,判断演奏乐器。
1、师:首先出场的是我们的老朋友!请你听一听,这些音乐片段,是由那些乐器演奏的?
2、师放幻灯片:听片段、找乐器;生聆听并回答。
3、揭示正确答案:
片段一: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片段二:长笛
片段三:双簧管《牧羊姑娘》
4、小结(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A、孩子们耳朵真灵,通过听音乐片段就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孩子们,这些都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乐器,今天我们又再次熟悉了他们!
(二)、导入新知。
1、师:今天,还有四种乐器新朋友也赶来和我们见面,你可要看清他们的样子,记住他们的音色哦!
2、依次出示单簧管、大管(巴松管)、圆号、定音鼓的有声幻灯片,学生观看聆听。
师:师:这七种乐器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你都记住了吗?
(三)小结:渗透西洋管弦乐排列知识。
师:这么多的乐器(出示乐器图片)赶来参加音乐会,你觉得他们在演奏的时候会是杂乱无章地站位吗?(生思考)
师:(贴分布图)并简单解说
这是舞台,乐队一般呈扇形分布。
正对舞台前方最中央是乐队的灵魂——指挥(贴)
舞台前面是弦乐组,左边是第一小提琴(贴)、第二小提琴(贴)、中间是中提琴(贴)、右边是大提琴(贴);
中间是管乐组:左边是木管组: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右边是圆号(贴);
最后一排是打击乐器,定音鼓在中间(贴)。
注:图示——
定音鼓
单簧管 大管 圆号
长笛 双簧管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第一小提琴
指挥
师贴生观看,了解。
(四)揭示课题。
师:这些乐器排好队,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不仅如此,他们还能讲童话故事呢!(板书:童话)
师:还记得老师在课前送给大家一个故事名字叫?
生:《彼得与狼》。
师:今天我们就用交响乐的方式,全新地讲述这个故事!
三、新课教学。
(一)总体复习故事人物有哪些?
师:还记得我们的故事里有那些人物和动物吗?
生:(回忆、提问)彼得、小鸟、鸭子、小猫、爷爷、狼、猎人。
师:(板书,出示表格)聆听彼得主题。
(注: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板书)
人物/动物
彼得
小鸟
鸭子
猫
爷爷
狼
猎人
乐器
弦乐四重奏
长笛
双簧管
单簧管
大管
圆号
定音鼓
音乐
表现
性格
活泼、机智、勇敢
快乐、灵巧
笨拙
顽皮、胆小
年迈、唠叨
阴险、可怕
正直
(二)、聆听彼得主题,教师提问。
(过渡语)那么,这些角色在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门,来到一片绿草地上!
播放彼得音乐,学生聆听。
提问:
(1)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优美、轻快!
(2)乐器演奏。
师:那如此优美轻快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小提琴/弦乐四重奏。
师:对!在这个交响童话里,弦乐四重奏代表了彼得的主题。(揭示弦乐四重奏演奏图),并贴弦乐四重奏图片。
(3)用“啦”轻声哼唱。
师:(出示彼得主题旋律)让我们随钢琴轻声哼唱彼得的主题。
师:(弹琴范唱)彼得主旋律;
生:(轻声哼唱)彼得主旋律;
师:(提示跳音,声音位置,舌头灵活性)
生:(再次哼唱)
(4)数旋律出现次数,想象彼得在做什么?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彼得的主题,请你数一数这段旋律出现了几次?并想象彼得在做什么?(出示卡片:A愉快行走 B飞快奔跑 C安静歇息)
生安静聆听。
生 (选择)A愉快行走
师:那好!让我们来当彼得在草地上哼着歌愉快行走,起立!(播放彼得音乐主题,师生一起行走四方!)
(5)小结彼得性格。
师: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你觉得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少先队员?
生:活泼快乐!
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聆听小鸟、鸭子、猫、爷爷的主题。
(过渡语)草地上住着许多彼得的好朋友,你们听,谁来了?
鸟的主题。
(1)教师讲述并播放音乐。
师(播放音乐,出示鸟主题旋律),学生倾听。
(2)师:你认为这段旋律是什么乐器在模仿谁?
生1:是长笛在模仿小鸟飞和小鸟叫。
生2:一只鸟站在高高的树上,对彼得开心地唱歌!(两名学生回答)
师:(出示长笛并再次播放鸟叫片段)和主题旋律,那你认为长笛在哪个音区,以怎样的节奏吹奏出鸟的主题呢!
(示选择:A中音区 音色柔美 节奏舒缓
B高音区 音色清脆明亮 节奏密集
生(倾听并选择B)
师:是啊!长笛以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旋转般的旋律,模仿小鸟的鸣叫和飞翔,这真是一只快乐、灵巧的小鸟!
(3)、模仿鸟。
师:让我们也来学学它!(师播放小鸟完整音乐)
生 (随旋律画图谱,感知小鸟声势 )
鸭子的主题。
(过渡语)在彼得的后面,跟来了一只小鸭子,原来彼得走得太匆忙,没有关上门,他家的小鸭子也跟出来了!
(1)鸭子的这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双簧管。
师:(出示双簧管图片,肯定学生)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鸭子?
生:摇摇摆摆、笨拙的鸭子。
(3)双簧管在什么音区,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