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选自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这是一首加勒比海地区的游戏歌曲,由AB两个不同风格的乐段组成。A段音乐带有拉丁音乐中伦巴的风格,节拍重音与音乐的重音形成错落,使音乐富有动感。B段音乐用常规节奏组成,乐句较方整,但是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却不停地变化,表现了一群孩子在用歌声帮助同伴寻找丢失的宝石花的过程。当A段再现时,重复A段的旋律,结束用歌词“啦......”加上休止符组成的音乐对全曲做补充结束,表现了孩子们找到宝石花后的喜悦、兴奋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区分不同的乐段,感受音乐强、弱、渐强的力度变化, 能背唱歌曲中的B段。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复习和感受乐段的重复。
2.过程与方法:演唱时通过声音的力度变化,在游戏中帮助同伴找到宝石花,加深对力度变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歌曲的趣味性,体验帮助玛丽亚找到宝石花的快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教学重点】
力度记号的综合运用,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强、弱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的B段。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正确运用强、弱、渐强的力度表现歌曲,顺利完成游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双响筒、钢琴、布偶、宝石花。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观看加勒比地区风景并进行律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来到了美丽的加勒比地区。现在,让我们一起愉快地起舞吧!
2.拿出布偶,讲故事引出课题。
师:咦,在海边走过来一位小女孩,那不是玛利亚吗?可是,她怎么看起来不太开心,让我们一起问一下她,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的宝石花弄丢了,现在在海盗夹克船长的手上。你们愿意帮助玛丽亚,闯过夹克船长的难关,找回她的宝石花吗?
【设计意图】通过风景视频,把孩子们带到美丽的加勒比海边,铺垫聆听基础,并用不同的律动区分A乐段和B乐段。通过故事引出接下来的“闯关”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唱歌曲
闯关活动(一):学唱A段
1.师用双响筒带领学生拍手学习节奏。
2.学生听录音,并跟琴学唱A段。
【设计意图】这是杰克船长设置的第一个难关,乐段A相对简单,故采用听唱法学习。
闯关活动(二):学唱B段 1.划图谱感受力度变化 (1)播放B段范唱,教师拿起笔在黑板上随着音乐画图谱 。
(2)再播B段旋律,与学生一起画图谱 。
2.引出p f ∠这三个力度记号,并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发现,在图谱中加入符号。
(1)师:出示f, p, ∠ ,问: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些音乐符号?
板书:f-----强 p-----弱 ∠ ---渐强
(2)师:我们的画的线条,哪一段代表强、弱、和渐强?我们再来听一听,想一想。
3.引导学生用拍掌区别f p 与∠ ,并随音乐进行拍手律动。
4. 出示B段旋律歌谱,师生接龙式教唱旋律 。
(1)师生接龙唱。
生生接龙唱。
点出力度记号,师弹伴奏,生完整一遍。
【设计意图】B乐段的情绪、力度、速度变化较丰富,难度较大。因此先画图谱,化抽象为形象,围绕图谱进行聆听,感受乐段力度的变化,并形成旋律听觉印象。再用跟唱法学唱歌曲,以师生接龙、生生接龙等多种形式熟悉巩固。
闯关活动(三):学唱再现A段
1.教师用钢琴弹,带学生唱音阶。
出示:音阶图
2.最后加入节奏的变化,解决再现A段的难点句子
3.完整演唱 再现A段,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这段旋律跟前面第几关的旋律相似?(跟A段相似)
师:我们把它叫再现A段,说明歌曲结构:A B A
【设计意图】再现A段与A段的不同在于,最后一句是一个音阶的下行。这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点小难度,因此先单独把音阶列出来唱一唱,然后再加上节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句。
三、歌曲巩固
(一)完整听一遍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二)复习反复记号︰‖。
1.引导学生发现反复记号。
2.说明实际演唱顺序:A B A B A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教师扮演杰克船长,与玛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