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哎呀!玛丽亚丢了宝石花》选自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这是一首加勒比海地区的游戏歌曲,由AB两个不同风格的乐段组成。A段音乐带有拉丁音乐中伦巴的风格,节拍重音与音乐的重音形成错落,使音乐富有动感。B段音乐用常规节奏组成,乐句较方整,但是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却不停地变化,表现了一群孩子在用歌声帮助同伴寻找丢失的宝石花的过程。当A段再现时,重复A段的旋律,结束用歌词“啦......”加上休止符组成的音乐对全曲做补充结束,表现了孩子们找到宝石花后的喜悦、兴奋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区分不同的乐段,感受音乐强、弱、渐强的力度变化, 能背唱歌曲中的B段。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复习和感受乐段的重复。
2.过程与方法:演唱时通过声音的力度变化,在游戏中帮助同伴找到宝石花,加深对力度变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歌曲的趣味性,体验帮助玛丽亚找到宝石花的快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教学重点】
力度记号的综合运用,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强、弱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的B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