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写故事
1.将故事叙述完整,做到情节完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
2.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吸引力。
3.综合运用多种手法,丰富故事细节,使之生动有趣。
1.将故事叙述完整,做到情节完整、内容丰富。
2.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吸引力。
综合运用多种手法,丰富故事细节,丰满人物形象,使之生动有趣。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
莫言认为,讲好故事也能获得巨大的文学成就,故事里面有真理和正义,一个人可以将终身讲故事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写故事的人吧!(板书课题)
二、初识故事 了解特点
1.什么是故事?
点拨: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内容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或者想象的故事。
2.写好故事需要注意什么?请同学们依据课本内容,归纳要点。
点拨:有头有尾;设置悬念,增加波折;人物形象丰满;有恰当的联想和想象。
三、赏读故事 总结写法
1.阅读下列经典的故事,说说精彩的故事具有哪些特点。
故事1:蒲松龄《狼》
(1)概括故事情节及波折。
点拨:
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波折:屠户晚归——遇狼——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户奔倚积薪下——一狼假寐——杀狼——一狼洞入——亦毙之。
(2)思考这个故事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①有头有尾——故事具备完整的结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完整。
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③情节一波三折。
总结: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想要故事生动有趣,就得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制造紧张的气氛,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剧情陡然反转,甚至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给读者带来情绪上的跌宕起伏。
故事2:《驿路梨花》
回忆《驿路梨花》的故事情节,思考作者是如何设计故事情节的。
点拨:
三次悬念、两次误会:
悬念1:房子的主人是谁?
误会1:误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
悬念2:瑶族老人不是房子的主人,房子的主人到底是谁?
误会2:误以为梨花妹妹是梨花本人。
悬念3:解放军战士为何要建茅屋?
总结:作者行文运用了设置悬念、制造误会的手法,伴随着每次悬念的即将解开是又一次误会和新悬念的产生。写故事时通过故意为之地设计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误会,使文章充满戏剧效果,同时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情节变得扑朔迷离,让故事有节奏感,读来引人入胜。
故事3: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这个故事为什么精彩,让人迷恋?
点拨:《桃花源记》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除了语言、手法精彩外,它营造了幽美的意境,充满遐想和若即若离之美,使故事笼罩着神秘感。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让我们迷恋,而桃源世界的出现和塑造离不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让人思绪缭绕。
2.小结:
在我国文学史上,无论是先秦的歌谣、神话,还是后来的诗歌、“志人”“志怪”小说、话本小说、长篇小说等,都体现了文人创作时丰富的想象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中的想象力不是大胆的胡编乱造,而是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运用语言细节构造出独特的世界。
四、实战演练
1.布置作业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2.例文引路
头发的故事
小米偷偷地扒着门缝看,啊?她看到了一个光头的怪人,怪人穿着妈妈的衣服,小米惊恐地捂住了嘴巴。妈妈没有头发,妈妈变成妖怪了。
小米醒来的时候,妈妈就坐在她旁边,小米惊恐地看着妈妈:“你是妈妈,还是妖怪?”妈妈把脸贴在小米的手掌上:“你摸摸,妈妈是妈妈,还是妖怪?”小米摸摸,真的是妈妈,小米开心地笑了。“妈妈,我刚才看到你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