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

374阅读 | 13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第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第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第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第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今生別過 上传于:2024-06-05
第二单元 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的比较,这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方法,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基础。本单元所安排的一些比较活动,仅仅是学生学习比较方法的一个启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他们懂得物体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且比较是要有一定方法的。 单元学生情况分析:“比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比较”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去发现但是其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学生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教简单的比较方法,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并且,学生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教差。 单元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题:过生日 第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进行物体间的大小,多少的比较。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比较经验,因此,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呈现了过生日的情景,结合过生日时丰富的素材进行比较。 学习者分析: “比多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比较”数学知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去发现但是其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媒体:投影仪、课件、生活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能说说每次过生日的情景吗? (意图:给自己过生日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印象最深的事了,以此为切入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课件出示:过生日 1.师: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说说与数字有关的东西,这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是引出新知的铺垫。 2.师:同学们开始分蛋糕了,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3块不同大小的蛋糕。 预设: 生1:我发现蛋糕有大有小; 生2:我知道第一块最小,第三块最大……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互相说说,在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最大”、“最小”的含义。 (意图:理解“最多”、“最少”的含义) 3.出示图:  让学生先观察,弄清题意后,再写。 4.  让学生先观察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最后汇报,在汇报中要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不同的解题策略。 (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及语言表达能力,要学会分析小伙伴的解题思路,对于好的策略,可以让其他学生学着说一说。) 三、练一练 1 .按要求画标记 eq \o\ac(○,1)桌子、椅子 最大的画√ 最小的画 eq \o\ac(○,2)帆船、轮船 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eq \o\ac(○,3)5块积木、4块积木 多的画√少的画 eq \o\ac(○,4)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意图: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2.在8、4、7、1、2、3、6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3. 在5、9、4、1、2、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4 .把方糖放入杯子后那杯水最甜? (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 数学故事:谁喝得多? 请学生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回答问题并说出理由。 (意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把今天自己的学习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最小 最大 教学反思: 师:现在就请小兔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2.掂一掂。 (1)观察自己课桌上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猜一猜谁轻谁重。 现在,请把你的文具盒放在一只手上,学具盒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文具盒和学具盒谁重谁轻。 师:请小朋友把轻的举高一些(生把学具盒举高了),把重的放低一些(生把文具盒放低)。 (意图  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引导学生先动脑猜一猜,再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 (2)师:你们想不想再掂一掂?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橘子各一个),谁来试一试? 师拿给学生,比一比,什么重,什么轻?还有谁想试试? (3)师:现在小朋友们的意见都不一样,究竟是什么重,什么轻?我们拿不准,那该怎么办呢? 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评价。 (意图 这个环节,让学生比较两个质量相近的水果的轻重,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结论。学生可能会感到:差不多重的物体用手掂一掂,很难分辨出谁轻谁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3.称一称。 (1)师: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办法来比较苹果和橘子谁轻谁重。因为它们差不多重,用手很难掂出来,所以得请一些工具来帮忙。用秤可以称,老师这里还有一架天平,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 师:(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两边托盘里没放东西或两边放的东西一样重时,天平的两边是一样高的,平平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苹果和橘子究竟谁轻谁重。(师操作,把苹果和橘子放在两边托盘里)谁能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说明理由(因为看见天平的两端不平衡了,放苹果的这一边低,说明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