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税 率
教材分析
教材P10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和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还要懂得什么是应纳税额和税率,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更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制意识,从小养成依法纳税的意识。通过计算税款的过程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学习掌握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应纳税额。
2.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计算应纳税额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
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
利用税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1.调查表。
2.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算式。
(1)200的5%是多少?
(2)700的6%是多少?
(3)40万的60%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1100。
……
【参考答案】 (1)10 (2)42 (3)24万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现在各项事业和建设都蓬勃发展,你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建设项目?
预设 生1: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生2:文化事业、国防事业。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图片)下面是我国各项典型事业的图片,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大家想一想,为了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笔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 生1: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生2:靠国家的税收。
师:那么怎么进行税收呢?
预设 生:就是进行纳税,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的收入缴纳给国家。
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纳税的相关知识,了解什么是税率,怎么计算税款。(板书课题:税率)
由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宏观的经济建设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钱币,使学生感受到税收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税率的相关知识。(PPT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教师板书课题:税率)
用简洁的语言直接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要学习的新知上来。
一、初步了解应纳税额,学习税率。
1.学生展示自制的调查表,并自由读教材P10例3之前的相关知识,了解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2.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什么是纳税。
预设 生1:纳税就是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生2:纳税就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向国家缴纳钱财。
生3:纳税就是按照国家的税法向国家缴纳收入。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了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那么为什么要纳税呢?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国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生2:国家可以用税收来进行各项经济建设。
生3: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师总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师:那么你知道税收的种类有哪些吗?
预设 生1:我知道有消费税。
生2:我还知道有增值税。
生3:工资应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
5.老师提出讨论题目,学生回归学习小组讨论。
讨论: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举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说出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预设 生1: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板书)
生2:比如某商店应缴纳20万元税款与销售额400万元的比率是5%,就是税率。
生3:某饭店5月的应纳税额为1200元,实际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20000元,比率为6%,这就是税率。
6.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检测,看我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PPT课件出示)为什么要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预设 生1:国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生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生3: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
通过自学和指导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纳税、应纳税额和税率,同时让学生明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探究学习教材例3,学习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30万元。如果按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师:这是一道关于计算应缴纳增值税的问题,你能说说从这道题中知道哪些信息吗?怎么计算应纳税额呢?
(1)引导学生尝试说一说。
预设 生1:知道这个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30万元。
生2:知道税率是3%。
生3:要求的是10月份的增值税。
(2)理解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要计算的是这个饭店10月份的增值税是多少,那么怎么计算增值税呢?
预设 生1:计算增值税就是计算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生2: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生3:就是用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乘税率。
生4: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税率=应纳税额。(板书)
师:计算应纳税额其实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那么这里的一个数指的是哪一部分数额呢?
预设 生:指的是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
(3)计算饭店的增值税。
预设 生:30×3%=0.9(万元)。(板书)
2.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增值税的计算方法,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PPT课件出示)练习:
我们乡镇的爱国超市每月的营业额中应纳税的部分是5万元,如果按照3%的税率纳税,爱国超市每年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预设 生1:5×3%=0.15(万元)。
生2:应计算的是一年的,所以应该是12个月的,5×3%×12=1.8(万元)。
(学生练习后,汇报结果,师生点评)
通过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掌握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方法。
练习1
教材第10页“做一做”。
读题,根据题意,说一说李阿姨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引导学生说出,就是求应纳税所得额的3%是多少,进而再引导学生明确应纳税所得额不是7500元,而是7500-5000=2500(元),用2500乘3%的结果才是应缴个人所得税。
【参考答案】 7500-5000=2500(元) 2500×3%=75(元)
练习2
完成相关习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生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生3:我知道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