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

202阅读 | 10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1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2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3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4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5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6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7页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1.2.微小的生命体(教案)(表格式).doc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欲言无词 上传于:2024-05-26
2.微小的生命体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微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3.知道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具有的多样种类和形状,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教材分析】 《微小的生命体》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的第二课时。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和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不同的动物或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物种也存在个体差异。本课带领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生物——微生物。但学生对“微生物”这个词缺乏理解,本课要从细胞结构、生存方式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微生物”的概念,认识微生物广泛存在且具有多样性,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本课教学内容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由“大”到“小”地观察,引出微生物的概念。第二部分,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及其特征。第三部分,组织学生观察各种微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微生物有多种形状,让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多样性。第四部分,在认识不同各类微生物的基础上,了解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第五部分,通过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运用和改进工具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第六部分,引导学生从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思考和辨析,懂得蘑菇和木耳也属于微生物。第七部分,采用视频介绍的形式,指导学生制作“小水塘”,让微生物在自制的水塘中的水中大量繁殖,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和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不同的动物或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物种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观察、表达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等实验习惯,对所观察记录的现象和阅读的文本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对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探究欲。同时,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思辩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观察与阅读分析,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微生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3.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辩证地思考。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制备好的“小水塘”,电子显微镜,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传统显微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观察“小水塘” 1.上课前,老师到公园的池塘里取了些水(教师准备已提前制备好的“小水塘”),你能看到杯子里有些什么吗? 2.请你继续用放大镜观察,还能看到什么? 3.如果让你再继续观察,你猜猜还能发现什么?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观察? (板书:微小的生命体) 1.观察并汇报(预设:腐烂的落叶、沙土……)。 2.观察并汇报(预设:一些絮状物……)。 3.汇报(预设:浮游生物、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设计意图:结合观察工具的变化(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由大到小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对微小生命体的观察兴趣。] 二、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1.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你准备怎么做? 2.同学们可以制作临时装片来进行观察,为了保护物镜,待观测物要盖上盖玻片。 3.播放微课《制作临时装片》。 4.巡视指导学生制作简易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 5.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6.将教师提前制作的装片用电子显微镜连接到屏幕投影。 7.小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结构简单,没有头、脚 、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板书: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1.学生汇报: 预设1:取一滴水滴在截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预设2:水滴上还要盖上盖玻片。 预设3:多余的水份要吸掉。 2.观看微课。 3.分组制作简易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在记录单上绘制所观察到的微生物。 4.介绍所观察并绘制的微生物形态特点。 5.学生观察,交流并归纳微生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教师有意地培养,提高微生物密度,以便学生用显微镜发现水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进而观察和归纳微生物的特征,为后续的认知冲突做好铺垫。] 三、认识微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1.刚才我们观察到几种不同的微生物,但是微生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它们可不仅仅是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图片,如菌类、病毒类,引导学生辨识)。 2.微生物形态各异,他们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板书:形态:多样性) 1.观察、比较这些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判断自己观察到的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并进行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多种微生物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微生物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四、认识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1.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