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

277阅读 | 9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烟酒为伴 上传于:2024-06-08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一共编排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呈现了一些有特色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藏戏》和《草原》的开头;《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结尾。这个板块旨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词句段运用”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呈现了三句诗:第一句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第二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第三句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这一部分旨在让学生联系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古人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第二部分呈现了人物外貌和神态描写的三个语句,分别出自《十六年前的回忆》《小英雄雨来》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旨在让学生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日积月累”旨在引导在学生朗读并背诵有劝勉意义的俗语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3.回忆已学课文,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4.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回忆学过的古诗,感受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回忆已学课文,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开头、结尾描写的好处,学习作者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这些开头和结尾,交流发现这些开头和结尾的特点,体会其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和同学们交流这样写的好处。教师引导学生读读自己以前写过的习作的开头和结尾,交流自己满意的地方,还可以说说不足之处,以及可以怎样改进。 2.词句段运用 针对“词句段运用”中的古诗,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联系原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这些诗句把哪些事物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让学生拓展自己读过的其他古诗,说说还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些句子还原到课文中,思考:如果删去这些外貌和神态描写会影响课文的表达效果吗?学生自主对比原文片段和删去的片段,感受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再展开交流。 3.日积月累 通过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疏通俗语的意思。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依据情境,说出相应的俗语。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INCLUDEPICTURE"01.tif"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目标 1.交流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在朗读中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诗句中隐藏的诗人的品格和志向。 INCLUDEPICTURE"01.tif"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73页,读一读书上罗列出的开头和结尾,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并进行拓展。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1)文章开头的方法:首尾呼应,巧妙设问,抒发情感,开门见山,形象描绘,巧引妙改,设置悬念,巧用修辞。 (2)文章结尾的方法:首尾呼应,景物烘托,自然收束,卒章显志,引用佳句,巧妙设问,抒发情感,出人意料。 3.教师出示交流平台课件。 4.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段依次进行理解。 (1)关注首尾呼应: 句段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句段2: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十六年前的回忆》 ①教师让学生齐读这两个语段,并思考采用的什么方法? ②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这两个语段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这样写更能够突出“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怀念,牢牢记住父亲的被难日,使文章结构篇幅紧凑。 ③师: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语段,并把课本翻到第8课《匆匆》,想一想它采用了什么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句段3: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④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这个语段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文章的第一段出现“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这个语段前后照应,这样写更能体现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2)关注设问式开头: 句段4: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 ①指名学生朗读。 ②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这个语段采用了设问式开头。这个开头表达方式新颖独特,用反问、排比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下文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3)关注开门见山式开头: 句段5: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 ①教师让学生读一读,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这个语段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只用一个简洁的短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抒发了作者为终于能见到美丽的草原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4)关注景物烘托: 句段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 ①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这个语段采用了景物烘托的方法。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如描写光线的消逝其实就是表达男孩的期盼彻底破灭。 5.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关于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运用一两种开头方法修改《心愿》一文。 (1)学生自由修改。 (2)学生互相交流各自新改的开头。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教师指名学生背诵本单元的《古诗三首》。 2.师:古代的诗句除了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之外,还常常隐藏着作诗之人的品格和志向。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74页,齐读诗句。 3.教师出示课件。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三句诗的意思,并指名学生回答。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不要旁人来夸梅花的颜色好,只需要清新的香气留在这天地间就足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5.师:我们了解了这些诗句的大意,思考几个问题。 INCLUDEPICTURE"任务提示.TIF" (1)诗中写的是什么事物? (2)在诗中,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3)每句诗隐藏着诗人怎样的人生志向?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①诗中写了竹子、梅花、菊花。 ②这些事物的特点:坚劲、清气、傲霜。 ③咏竹子是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墨梅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操守;残菊反映了诗人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2)学生自由朗读熟记。 第二课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目标 1.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 2.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INCLUDEPICTURE"01.tif"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教师指名学生背诵“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诗句。 2.师:古人用简练的诗句表达志向,今人用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接下来我们学习“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第74页的三个外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