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 围绕“读名著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展开交流,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能立体、多元地评价人物。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第二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并能作出评价。教材展示了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的片段——三个不同版本的翻译,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译者对同一部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翻译风格。
“日积月累”编排的名言警句出自《增广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
1.阅读经典名著,交流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学会立体地、多角度地评价人物。
2.品读词句段,体会并学会运用夸张的语言表现某种状态或情绪的方法,积累读书方法。
3.比较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翻译,从句子的长短和用词的不同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外国经典著作的兴趣。
4.熟读、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交流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学会立体地、多角度地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
1.比较、体会并运用夸张的语言表现某种状态或情绪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习并积累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或之前学过的课文,想想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依据。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说说从“交流平台”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先在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平台”回顾自己所写的内容,说说自己是否做到了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是否对人物作出了立体的、多元的评价,如果没有还可以怎样补充和完善。
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敢说、会说。
2.词句段运用
(1)教学第一部分时,学生先自由阅读其中的句子,思考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三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全班交流。
在了解句子特点的基础上,学生自由选择一两个词语,想象与所选择词语相关的内容或情形,进行仿写。
要注意,全班交流的重点是关注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是否得当,如果运用不得当,教师可以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加强练习。
(2)教学第二部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内容,挖掘异同——一是内容相同,但是语言表达不同;二是译者不同。然后让学生对比这三组句子,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语言表达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看法、想法可以不同,但理由要充分。
3.日积月累
学生先自主阅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小组交流或自主思考,理解句子的意思;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可适当点拨。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背诵句子。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上下句接读;也可以在句中留白,让学生补充。
INCLUDEPICTURE"01.tif"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目标
1.交流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学会立体地、多角度地评价人物。
2.品读词句段,体会并学习运用夸张的语言表现某种状态或情绪的方法。
INCLUDEPICTURE"01.tif"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导入,交流评价
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节选,从中能够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历险。在这些历险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平台”,去谈谈这些不同的主人公形象吧!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人物:本单元学习了三篇外国名著,认识了不少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是谁?(教师指名答,然后板书)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4.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课件提示答题要点)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答题要点:
①点明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②结合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谈人物形象。
③立体地、多元地评价人物。
(1)同桌讨论交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示例:鲁滨逊。鲁滨逊被困荒岛,从他罗列“‘坏处’‘好处’表”可以看出他的积极乐观;鲁滨逊从野人手中救下“星期五”,这体现了他的善良。
(2)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5.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阅读方法。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1)读名著,要实事求是地对书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作品中的人物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2)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3)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的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板块二 学习“词句”,感受夸张
1.过渡:一个好的作品,里面不仅有性格多元的人物,还有优美、巧妙的语言。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部分,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并试着进行仿写。(课件出示句段)
句段: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三句话中加点部分的特点。
(1)学生读例句,思考这三句话中加点部分有何共同特点。
(2)同桌交流。
(3)教师指名答,并归纳、补充。(相机出示课件提示答案)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共同特点: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人的某种情绪、存在的某种状态。
3.再读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夸张的修辞手法。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是扩大的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这里是形容泪水特别多,像雨水一样,突出人们激动的心情。
“眨眼就到了”是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这里表明春节转瞬即到,突出时间过得飞快。
“喜得快要发疯了”也是扩大的夸张。这里把欢喜的程度夸大了。
4.针对夸张的修辞手法,教师补充知识点。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分类:除了“扩大”“超前”这两类夸张,还有“缩小”类夸张。“缩小”类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句子“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作用: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5.过渡:同学们,你们掌握夸张的修辞手法了吗?那就来练习一下吧!
6.仿写练习。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从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INCLUDEPICTURE"词语展示.TIF"
饿 安静 厚 盼望 喜欢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示例:我太饿了,我觉得自己现在都能吃下一头牛。
教室里太安静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
他的脸皮太厚了,连锥子都扎不进去。
奇奇盼望着妈妈早些回来,他不停地向门口张望,然而他的眼睛都望穿了,还是没有看到妈妈的身影。
他很喜欢这首歌,反复听了几百遍都还在听。
7.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的三篇外国名著节选,交流了如何立体、全面地评价人物形象;同时,还了解到,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让语言更具感染力。
第二课时
INCLUDEPICTURE"01.tif"
课时目标
1.比较不同译者笔下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其不同之处。
2.熟读、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INCLUDEPICTURE"01.tif"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句段”运用,比较阅读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并总结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译者是如何运用夸张这一表现手法的,句子又有什么不同。
2.教师课件出示朗读任务。学生自由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