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泰戈尔一起欣赏了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学习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学求知精神,也记录了自己的暑假生活。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多彩而又有趣。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课余生活的乐趣。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读句子。
(1)指导学生读第一个句子,发现这句话出自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2)指导学生读第二个句子,明确出处,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指旧时打更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报时。
2.交流发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说说句子的新鲜感。
第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学校安静、和谐的美,同时衬托出同学们上课时的专心,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第二句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