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

153阅读 | 7收藏 | 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2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3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4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5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6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7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案.doc第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庸俗 上传于:2024-06-03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 2.认识11个生字。 3.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4.能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5.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 6.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7.背诵古诗《梅花》。 8.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 2.认识11个生字。 3.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4.能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5.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 6.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7.背诵古诗《梅花》。 8.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课前准备】PPT、希沃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趣味识字 1.教师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登山吗?如果去登山,你们会准备些什么呢?(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一 登山准备)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物品图片,图片上标注物品名称和拼音,并领读对应的词语。 3.课件集中出示“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物品名称,引导学生练读词语。 (1)大声读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读不准的字和词读一读拼音。 (2)同桌合作,互读词语,互相纠正字音。 (3)集体交流,教师随意指词语全班齐读。 (4)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5)出示单个生字,去掉拼音,请同学们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指名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生字卡片,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1)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组员逐一认读字卡上的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互相帮助识记。 (2)组长在小组内展开“开火车认字”游戏,将同学认读不准的生字集中在一起。 (3)小组成员商议,怎样记住这些难记的生字,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 (4)小组成员一同朗读生字卡片,并展开扩词游戏。 5.语言交流:你在野外观察大自然时是怎样使用这些物品的,在使用这些物品时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要注意用上这些词语哟!(教师板书:登山趣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登山准备 登山趣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2.能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学过程】 体验辨析,应用字词 1.游戏活动:选择两组同学台前表演“穿衣服”和“披衣服”,其余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并评议他们的表演是否准确。(教师板书:穿、披) 2.教师小结:“穿”衣服,通常指将胳膊伸进衣服袖子中,衣服完全贴在身上;“披”衣服,通常指衣服覆盖在肩背上。 3.小组活动,运用动作表演来区别“迎上去”和“追上去”,“甩甩头”和“摇摇头”。(教师板书:迎、追 甩、摇) 4.请小组同学上来为大家表演。 5.全班交流:互相说一说,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迎:两个人方向相对;追:两个人的方向相同。甩头比摇头力度更大。 6.教师小结:词语所用的动词不同,表示的动作也不相同。 7.回忆交流:你在生活中做过这些动作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一两句话。 8.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9.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句子。 10.语言训练。 训练一:你的脾气是什么样的?模仿例句说一说。 训练二: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用上“有时候……有时候……”说一说。 11.学生自由朗读句子。 12.学生观察例句二,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了吗?(利用4个“在”字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13.语言训练:请你观察课件中插图,模仿例句完成练习。(教师板书:在……在……在……在……) 训练一:我在________跑步,在________唱歌,在________看书,在________做游戏。(课件出示与习题对应的插图) 训练二:小猫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 (课件出示小猫在河边钓鱼、在床上睡觉、在草地上捉蝴蝶、在餐厅里吃饭的插图) 训练三:联系自己的生活,运用四个“在”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穿、披 迎、追 甩、摇 在……在……在……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左边宽,右边窄。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背诵古诗《梅花》。 【教学过程】 一、对比差异,指导书写 1.课件播放: “作”“法”“都”“别”,我们要认真观察,看看怎样将这4个字写得工整美观的。 2.集体交流: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再次观察: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求一样吗? 预设: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 4.教师小结:汉字不只是一种符号,左右部分在穿插避让中更蕴含着一种和谐的美。下面,请同学观察这些字的占格,教师边讲解在黑板上示范:(板书:作、法、都、别)。 5.学生仔细观察书中范写,看清楚每一个字哪一部分宽,哪一部分窄,然后描红。 6.教师在学生描红的过程中拍下几个同学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利用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交流评议,巩固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7.学生自主练习,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主笔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主笔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咱们接着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梅花),齐读课题。 2.教师范读古诗。 3.教师播放古诗《梅花》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读诗文,教师相机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6.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7.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8.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9.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10.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11.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12.师朗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13.生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14.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15.齐声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作、法、都、别 梅花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呀?以前我们学习了多篇和动物有关的课文,你能回忆一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企鹅和狮子有关的童话故事。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企鹅寄冰),大家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狮子和企鹅,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一段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教师明确读文要求: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2)圈出课文中遇到生字,划出课文中遇到的生词。 (3)借助拼音,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