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教案
【教材分析】
《富贵不能淫》选自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材第六单元22课《<孟子>三章》中的第一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文言文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要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熟读,积累文言词汇和名言警句,并学会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富贵不能淫》这一经典作品,对大丈夫的标准进行具体的描述。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礼、义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报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与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绝大部分虽然能理解文意,但在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知识方面,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感悟能力较弱,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而且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字迹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基础知识落实,教会学生一些做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圈画、做批注的良好习惯。由于学生人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不够,差生转化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教学目标】
1. 通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诚、命、戒、正、淫、之”等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通过细读原文,进一步体会大丈夫英雄气概。
3.初步感受孟子“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结合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领略大丈夫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结合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领略大丈夫英雄气概。
初步感受孟子“仁政”思想。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思路比较简单,难度不大,重难点不多,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方式,准备在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之后,按照“一读课文,疏通文意”——“再读课文,理解精髓”——“三读课文,感受英雄”——“四读课文,拓展延伸”的过程安排教学,让学生渐次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经典作品,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教学前一天,我准备下发人手一张导学案,让学生进行较为充裕的预习,其中重点让学生对孟子其人其书、纵横家的有关情况、重点字、词、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