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 ,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 的含义 ,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写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后来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个外国女人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因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生词。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在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斥、惩”是翘舌音。在写字教学时,要注意“肃”的笔顺,“晰、赞”要指导学生观察因避让而发生变化的笔画。对课文词语的理解,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工具书。
2.阅读教学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年闻目睹“中华不振”的两件事情之后,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经历,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写法:先描写“为什么而读书”的对话情境,再顺应读者的疑惑,揭示人物的身份,阐明立志的缘由。第1~10自然段写了在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11~14自然段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东北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15~17自然段写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没处说理,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文章结尾与前文修身课上的回答相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点明了中心,突出了主题。
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家国情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3.表达运用
“倒叙”的运用是本文写作手法上极为突出的特点。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本文先写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回答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然后具体记叙了周恩来如此回答的原因。运用倒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认真阅读,领会文章主旨。
INCLUDEPICTURE"学前准备.TIF"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周恩来生平。
2.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准备多媒体课件。
INCLUDEPICTURE"课时安排.TIF"
2课时
第一课时
INCLUDEPICTURE"课时目标.TIF"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板块一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课文插图,介绍周恩来生平,揭示课题以及含义。(教师指导,指名答)
INCLUDEPICTURE"资料介绍.TIF"
周恩来(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 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 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1920 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 年至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INCLUDEPICTURE"自读要求.TIF"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INCLUDEPICTURE"易错警示.TIF"
“斥、惩”为翘舌音:“惩”是后鼻音,读chéng,不读chén。“范”是前鼻音。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注意“肃”的笔顺,第五笔是竖撇,第六笔是竖,最后一笔是点。“晰”“赞”“效”因避让笔画发生变化,要仔细观察。
5.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INCLUDEPICTURE"词语展示.TIF"
严肃 清晰 抱负 胸怀 赞叹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左顾右盼
指望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6.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板块二 梳理内容,整体感知
1.默读,要求边读边思考: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看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课文讲了三件事:
①(1~10自然段)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迹。
②(11~14自然段)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③(15~17自然段)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3.学习第一个故事(第1~10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2)交流探讨: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周恩来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
句段: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品字词:“严肃”和“干脆”分别说明了校长和同学怎样的态度?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①“严肃” 说明了魏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庄重的,值得讨论的。
②“干脆”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回答敷衍了事,并没有严肃对待魏校长的问话。
(3)阅读下面语段,思考问题。
句段: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这位同学是谁?“清晰而坚定”写出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怎样的心态?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①“这位同学”是周恩来。②“清晰而坚定” 写出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铿锵有力,态度认真而坚决。
(4)阅读下列语段,思考问题。
句段: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之一振”“睁大眼睛”“追问”说明了魏校长怎样的心理状态?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为之一振”写出了魏校长内心的震撼,“追问”写出了魏校长难以置信的样子。侧面写出了这位同学志向的远大,魏校长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句话是对魏校长的心理描写,把这个孩子的年龄和志向作对比,表现了这个孩子抱负的远大和胸怀的博大。
(5)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句段: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魏校长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魏校长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赞许有加,赞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对这位同学大加赞赏。
INCLUDEPICTURE"练习设计.TIF"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INCLUDEPICTURE"课时目标.TIF"
1.继续课文学习,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盛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生字词进行听写。
2.课程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文的第一个部分,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板块二 熟读课文,把握内容
1.学习第二个故事(第11~14自然段)。交流探讨: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谁说“中华不振”? 周恩来理解其含义吗?
INCLUDEPICTURE"内容提示.TIF"
周恩来一到奉天,伯父就告诉周恩来一些事情:中国人虽然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没有主权的残酷现实,伯父不禁感叹“中华不振”。伯父的话和表情对周恩来产生了心灵上的影响和撼动。但周恩来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华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