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第84页 “100以内的加减法”总复习
设计思路:
1、导入,为谁设计?
导入,是指上课之初教师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定的教学组织引导工作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导入的教学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课题,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导入,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应走出片面的形式追求。因为学生,导入,有时需要一个精彩但又妥贴的情境,有时又可以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在本课,学生已在课前完成了学习研究单,自主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非常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所以,我认为开门见山的导入是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
2、整理,学生能否?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能否自己整理?这是我在课前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实践,我欣喜地发现,由于孩子们年龄小,他们呈现的是最真实、自然的状态。他们能用自己的水平进行整理,虽然有些字不会写,有些话不通顺,甚至有些题做的是错的,个体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正是课堂交流的动力与资源。因为不同,我们才需要对话与交流。老师的适时介入,沟通加减法之间算法、算理的区别与联系,让孩子们不仅温习了所学的知识,还感受到了整理的方法。
为什么让学生课前先整理,而不安排在课内呢?经过抽测,我发现,学生完成这份学习研究单,大约需要15分钟。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整理,时间可能会限制思维的展开。课前的整理复习,为学生提供了先想、先做的空间,弥补了课堂内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的不足;之后的教学,则给予了学生更充分的与同学、教师的交流互动。
在这节课中,我想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让精彩充分酝酿;在学生交流时,我也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精彩得以展示。
3、练习,如何选择?
复习课,内容庞杂,题型众多,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题目?我在想,孩子最需要什么帮助,他们想学什么?我如何在复习课上“查漏补缺”?是依据我自己的“感觉”与经验,给学生找题目吗?能否让学生自主地对自己查漏补缺?
于是,我找到了课本第84页第5题:自主选择易错题。让他们课前从自己曾经出错的题目堆中进行选择。选择一道题目的过程,是温习若干题目的过程。这里,不仅是练习量的问题,还有练习的方式的问题。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从“老师让我们练什么”转到关注“自己想要练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元认知意识,学习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意义在于:当学生能自我调节时,意味着学生将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的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单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认识错误,追究错因,纠正错误,这都依靠学生的自我调节。
总之,课堂,不是给别人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共同分享彼此想法的地方。在分享中,课生的“思想”才能不断被打开。本课的设计重在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即教师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业新教学的起点,给学生平添了学习和建构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100以内加减法等知识点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2、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采用多种形式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
学习难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准备:课前完成自主复习学习单 小棒 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什么?
生(预设):100以内的加减法(师板书课题)
师:是啊,在这个学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总复习。
二、小组交流学习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复习整理,完成了学习研究单。现在,请大家拿出学习研究单,小组交流第1题:你的想法,你的发现,易错题目和提醒暂不交流,听明白了吗?交流后,准备一下,如果请你们小组汇报,该怎么汇报。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用时约3分钟)
三、全班交流学习
1、请同学交流45+27。
①请一位同学板书45+27的竖式,并指着竖式说说自己的是如何计算的。
②选择一位学习单中用小棒描述想法的同学,请他和自己的同伴,一人摆小棒,一人讲算理。(重点关注:5+7的过程,在此处体现“7需要3,5拿出3,还剩2,满十进1,个位上写2的道理”。)
③选择一位学习单中用计数器描述想法的同学,请他和自己的同伴,一人拨计数器,一人讲算理。(重点关注:个位的5加7,此时没有7颗珠子,该怎么办?)
④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列竖式做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板书)
2、请同学交流65-18。
①请一位同学板书65-18的竖式,并指着竖式说说自己的是如何计算的。
②选择一位学习单中用小棒描述想法的同学,请他和自己的同伴,一人摆小棒,一人讲算理。(重点关注:5-8,不够减,此时要借1当十,把1捆小棒拆开,10-8=2,2+5=7,讲清得数的个位写7的道理”。)
③相机引导学生总结列竖式做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借1当十;(板书)(在借1当十出来后,引导学生回顾拆1捆的过程,突出1个十变成了10个一)
3、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师:仔细观察,列竖式计算加法要注意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生(预设):都要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数学就要简洁,既然一样了,我们可以只写一个:相同数位对齐;(擦掉一个板书)
生(预设):从个位加起和从个位减起也可以合并。
师:如何合并?
生(预设):从个位算起。(师板书)
生(预设):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把1个人借过来又当了10个,反了一下。
师:是啊,他们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板书:在两者之间画一条线)
4、请同学交流81+19。
①选择一位学习单中用计数器描述想法的同学,请他和自己的同伴,一人拨计数器,一人讲算理。(重点关注:两次满十进1的算理)
②请拨数学生选择一位听讲认真的同学上台板书竖式,考察他是否听懂了算理。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准备评价。
③请同学评价上黑板同学列的竖式,开展同伴互评,加深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5、请同学交流100-81。
①选择一位学习单中用小棒描述想法的同学,请他和自己的同伴,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