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即将步入中学,初小衔接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这篇议论文以演讲稿的形式呈现,其实学生并不陌生,早在五年级就已经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写过演讲稿,有一定基础,但对议论文的表达方式、结构特点及论证方法并不了解,尚属第一次接触,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结合时代主题“两个‘最美’”及新时代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最美”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
2、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
3、学习议论文、演讲稿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学难点)
【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感悟文本,让学生在读写结合自主探究中体味议论文的严密精妙。
【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播放阅兵式片断)注意倾听战士们的口号!
2、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了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指导读题,读出铿锵有力,读出整齐划一)
3、大家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它和我们以前的很多课文不太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说)
二、预习汇报,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找重点句,提炼关键词。
1、这篇课文非常特别,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你要讲道理,要分析问题,那就得用上一定的论证方法,课前,老师教大家查资料,查到了论证方法有哪些?
指名说。相应板书(可贴卡纸):①举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⑤举例论证;⑥ 引用论证
这篇课文很特别,还特别在它也是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演讲辞。(板书:演讲辞)(图片演示)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2、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都有要说的重点中心,这些重点中心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下面,请同学们:
3、(PPT出示):①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每一段的重点和中心,而且,还概括了几个关键词。这样的概括和提炼很有意义,简单明了,对于主席来说,想到这几个关键词,他便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啦;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一看这几个关键词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问题:(指着板书,让学生读一遍: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三、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论证方法。
过渡: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万事大吉了吗?(不行,得展开说,就是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展开地说,具体地说,深入地说呢?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
自己朗读课文第二段,看看你能找到几种论证方法?(PPT出示)
(一)引用论证。
师:第一种是——
指名说——引用论证。
师:引用了谁的话?
生:司马迁的。
师:(PPT出示司马迁资料)介绍司马迁
1、毛主席引用古时候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PPT出示名言),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来说明死的不同意义。
师:“固”的意思就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于”的意思是“表示比较,就是比的意思”,同学们可否根据老师给出的词意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1说句意。(评价:不错,意思说得八九不离十了)。生2说句意(评价:行,大致就是这意思)。同桌互相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同桌互说。
师:看,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分合法”,就是先分开理解词的意思,再把词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了。拿笔记下来,(板书):分合法。
毛主席自己就是伟人,就是领袖,为什么还要引用别人的话呢? 老师告诉你们:因为名言是古老的智慧,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检验,它是永恒的真理。(这里不要讨论,直接老师讲出来)
3、指导朗读。
4、读到这儿,你还能想到哪一位先人关于生死的豪言壮语呢?(PPT出示以下名言,蓝色为填空式)
学生吟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5、小结:这就是经典名言,表达了对生死的不同理解,它表达了爱国志士的民族情怀和英雄气概,可歌可泣!可敬可叹!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学会了引用名人名言。这是精彩的第一招——引用论证。(板书)
(二)对比论证。
1、过渡:刚才,用引用论证,紧接着又用什么论证方法呢?(生:对比论证)
师: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是的,这就是对比论证,(PPT出示)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