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水果学具图案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掌握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正确区分“>”“<”和“=”,准确使用比大小的符号。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7页内容、“做一做”和第18、19页“练习三”的第3、6、7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在多的后面画“√”。
提问:同学们是怎样比较事物多少的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较事物的多少,本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比大小。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内容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情境图,说说这幅图中有什么,在干什么事情吗?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图中一共有3个桃、2根香蕉和4个梨。3只小猴正在分水果,比一比小猴的只数和每种水果的数量谁多谁少。
教师对举手补充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表扬。
(2)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小猴和水果的数量。
猴子3个,梨4个,桃子3个,香蕉2个。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比一比这些物品数量的多少吗?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3)引导学生有序排列比一比。
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
每只小猴分1个桃,桃没有剩余,说明小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连接,即3=3,读作3等于3。
3只小猴分2根香蕉,1只小猴没分到,说明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根数多,也就是3比2大。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连接,即3>2,读作3大于2。
3只小猴分4个梨,多出1个梨,说明小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也就是3比4小。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