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感悟、总结观察的方法。
2. 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 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具体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收集关于动物的“家”的成语、俗语,了解关于气候的谚语。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Ⅰ 单元回顾,交流发现
1. 复习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话说得好,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 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2. 回顾语句,交流发现。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齐读句子。
(2)找出句子中写蟋蟀修筑住宅的动作的词语。
点拨: 写蟋蟀修筑住宅的动作的词语有“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 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用一系列精准的词语清楚、明白地呈现给读者,这就体现出了表 达的准确性。
(3)找出关于蟋蟀身体部位的描写。
点拨:“前足”“钳子似的大颚”“强有力的后足”“后腿上有两排锯”。蟋蟀身上微 小的锯齿都能被作者发现,可见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能写得这么 清晰、具体,离不开作者细致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 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齐读句子。
(2)找出句子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点拨: 句子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有:“不几天、后来、逐渐”,可见作者连续观察了 一段时间。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 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句子中的“安静、弹琴”,作者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点拨: 作者是用耳朵听,用心想象出来的。
3. 教师小结。
观察不仅要有敏锐的眼睛,做到细致准确,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这样才能将观 察到的内容细致准确地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交流,并把“交流平台”中的内容以主题的 形式进行整合梳理,从梳理回顾到学习观察方法再到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让学生对观察的认识更加深刻。
Ⅱ 对比发现,学用词句段
1. 理解字词,欣赏图片,帮动物找到家。
(1) “圈、厩、棚、塘”等图片,说一说动物的“家”的不同之处。
(2)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提示: 呈现课本中的习题,学生上台在白板上连线。
(3)自纠自查:观察连线是否正确。
2. 对比发现,体会表达的多样性。
(1)读一读课本,你有什么发现?
点拨: 我发现“鸟窝”也可以叫“鸟巢”。
(2)对比读一读。
总结: 同一种住所,可以有多种说法,表达可以是多样的,但必须是准确的。
(3)拓展资料,欣赏图片。
“蛇洞、兔窟、蜂房、鸡笼”等图片
(4)读一读,感受表达的丰富性。
点拨: 蛇的住处称( 洞 ),兔的住处称(窟 ),蜜蜂的住处称( 房 ),鸡的住处称 (笼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住所 名,体会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拓展带有动物住所名的词语,在语境中巩固所学,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 课件出示 通过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1)第一组句子: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对比朗读: 说说有什么不同。
点拨: 第二句中加了“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从而 体现出表达的准确性。
(2)第二组句子: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预设:“最多”说明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蟋蟀的住宅并非不多不少刚好九寸深, 而是不超过九寸深,从准确的表达中感悟到蟋蟀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
(3) 小结: 以上两组句子都体现了作者长期细致的观察,因而才写得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句子来体会词语的作用,进而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关注类似的语言现象,学习细致、准确地表达。
Ⅲ 学会观察,日积月累
1. 以读代讲。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中描写气象的谚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4)教师适时点拨。
2. 朗读质疑。
(1) 预设:“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小阳春”是指什么时候? 释疑: 教师出示雁的图片,介绍雁。
“小阳春”是指农历十月 (因某些地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