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教案 苏教版必修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生之价值与死之意义的文章。司马迁对生和死的理性思考,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他认为,生的价值、死的意义不在生、死本身,而在于生与死的目的,即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本来就有一死,因为“用之所趋异”(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所以对待死的态度也应有不同,有时应该把死看得很重(或重于泰山),决不轻易言死;有时应该把死看得很轻(或轻于鸿毛)毫不犹豫地赴死,视死如归。司马迁在遭受极度屈辱之后,选择了前者(“重于泰山”),他“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对我们后人来说,幸运的是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虽然他有足够的理由做出任何一种选择,但他最终放弃了那个最容易做的“轻于鸿毛”的死,中华民族才得以增添一部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文学杰作。太史公这种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大丈夫气概,堪为万世楷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痛苦面对的生死选择。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受尽痛苦屈辱的折磨后,坚强地昂起高贵的头颅,在《报任安书》中作出关于生之价值于死之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他坚定无畏的人生选择。
二、学情分析
文言文教学,长久以来便存在极大的问题——
1、违背认识规律,重语法而轻语感。现在的学生文言文阅读量少,能默记背诵的篇什更少,难以形成语感;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却罔顾认识规律,在学生还缺少感性认识的时候,就向他们强行灌输语法类理性知识,不但事与愿违,很难教懂学生语法,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视学文言文为畏途,怕去学,不愿学,更是难以获得语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就好比教人打乒乓球,学者连基本的手感(球感)都没有,教者却没命地教他攻防技术,结果可知。
学生还是应该多看多读多背诵,努力培养语感;教师应该少做些讲解语法阐释主旨分析段落等无效或低效劳动,多省下些时间给学生自读。多读是训练语感的根本途径。
2、死抠硬钻牛角尖,导致读书效率低下。简约是文言文的长处,但有时也会引起不同的理解或解读。古今语言习惯和词义的差异,也会导致某些文言词语或句子很难用现代汉语准确译出。对于这些词句,学生总是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确切的解读,总是试图能以现代汉语准确译出,但这并不是好的想法。举例来说吧,各地方言里面也会有些词句,很难用普通话准确译出其义;学生向老师求取确义,老师也只能挠头。最好的办法是,学生去学习这种方言,时间一久,其义自明。
所以学古文还是该提倡“不求甚解”,做到八九不离十就很好了。如若必求甚解,则阅读量大受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3、被高考指挥棒搅晕了头,迷失了通向目标的路。学文言文最终还是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像学游泳,最终还是要掌握各种泳姿的动作要领,以求比赛时取得好成绩,但光是在课堂上听讲解传授而不下水熟悉水性,恐怕不是事倍功半而是事倍功无,永远学不会游泳,遑论比赛成绩!只有不断泡在水里,在掌握水性不会下沉的基础上再去学理论性的东西,才容易理解掌握。此之谓水到渠成。
对高一高二的学生而言,学文言文,语法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尽快提升阅读量,背诵熟记一批经典文章,培养和增强语感。有了语感基础,到高三再对文言语法做一番系统的学习归纳,就会有较好收效。语感基础越厚实,语法学习就越容易,效果就越好。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迁对生死意义与价值的深刻理解,思索人生意义,树立正确人生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伟大精神,培养认准目标就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去实现的毅力与恒心。
3、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4、流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两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四、教学重点
疏通文句,了解主旨。熟读,背诵。
五、教学难点
文句的疏通。人生观的探讨。
六、教学时间(课时)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三课时。课前一定要熟读。学习文言文不能流畅诵读甚至背诵,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语。人生在世,会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面临许多问题。只要是不愿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他都会去思索人生目的问题,去思索生的价值与死的意义。有时人们还不得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是生,还是死?大家知道伟大的屈原选择了死,而同样伟大的司马迁却选择了生。他为什么选择生?他对生死有着怎样的看法?学了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2、在课前充分朗读基础上理解课文第一段(不算开头的书信格式语)的文辞意义。本段要注意的词语有(板书):
物:人。
进:推荐。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例〕《列子·汤问》:“杂然~许。”
请:请(你)允许我。
3、这一段引出对方来信内容,领起下文,并对迟复表达歉意。
4、在课前充分朗读基础上疏通课文第二段文句。(板书词语解释):
亡:丢失;失去。
特(以为):独;只;仅。
就:接近,靠近,趋向。
槛(音:渐):关野兽的笼子。
衣(赭衣):名词动用。穿。读去声。
稍:逐渐,慢慢地。
重(施刑于大夫):不轻易。
5、这一段阐述作者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6、课堂练习(C):朗读课文第二段。
7、课堂练习(B):译成现代汉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8、作业(A):试译下面两句话——
(1)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八、教学小结(暂付阙如)
《报任安书》第二课时教案
(一至六同第一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
1、朗读一二两段。
2、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板书词语解释和通假字):
念父母,顾妻子:顾念父母妻儿。互文见义。
引决:自杀。
厥:乃。
所为作:为了……而作。
诚:果真。表示假设。
枪地——抢地 摩灭——磨灭 放失——放佚 责——债
3、第三段说明受辱不死的原因。
上一堂课布置试译的两句话,是本段的重点句子。(板书):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译文】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还能识别取舍的界限,怎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中呢?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我忍辱偷生,被关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4、第四段是历引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来自比,第五段说明写《史记》的目的。(这两段要求学生背诵。)
5、课堂练习(B):试译
【原文】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文王被拘囚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厄而写成《春秋》;屈原被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著成了《国语》;孙膑被剔去膝盖骨,撰修了《兵法》;吕不韦被贬蜀地,《吕氏春秋》流传于世;韩非在秦国被囚禁,这才有了《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为了抒发内心的愤懑而创作的。
6、课堂练习(B):试译
【原文】仆窃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我私下里不自量力,最近依靠自己拙劣的文辞,搜集天下散佚的遗闻旧说,考证其中的史实,考察历史上成败兴衰的道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到当代为止,写成了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也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7、朗读三四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