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不是写读书的一项是( )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羞耻(xiū chǐ) B.称谓(chēng wèi) C.岂不(qí bú) D.窥探(kuī tàn)
二、用“√”在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敏而好(hǎo hào)学 默而识(zhì shí)之 诲(huǐ huì)人不倦
岂(qí qǐ)有此理 管中窥(kuī kuì)豹 草木皆(jié jiē)兵
三、读拼音,写词语。
sòng dú héng xīn suǒ wè quē yī bù kě
bù chǐ xià 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qǐ bú shì
四、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五、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敏而好学 (敏:敏捷 敏:聪敏勤勉)
(2)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耻:耻辱)
(3)学而不厌 (厌:讨厌 厌:满足)
(4)心到最急 (急:着急 急:重要)
(5)有志则断 (断:断裂 断:一定)不甘为下流。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识之, , 。
(2)敏而好学, 。
(3)读书有三到, 。
(4)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既到矣, ?
(5)盖世人读书,第一 ,第二 ,第三 。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缩句)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翻译句子)
(3)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①从加点的词语我们能体到
②用“迫不及待”写一句话。
“榕树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句话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八、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作者所说的“三到”指的是 、 、 ,其中 最重要,因为 (用原文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3)张雪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来劝劝她。
(4)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写一写。
(二)课外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要是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