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探究课文内容;归纳主旨及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一、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一)梳理第一部分(第1~2段)内容。
1.布置:默读第1段,思考: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学生答后屏幕展示:
明确:总体印象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用“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引出苏州园林。作者的意思是: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2.布置:朗读第二段,思考: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工夫?
学生答后屏幕展示: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四个方面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四个讲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老师补充:排比句,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追问:这四个“讲究”之间能不能调换顺序?
明确:不能,因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