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

328阅读 | 12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5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6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知你生平 上传于:2024-06-2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分化、国家的出现,夏商周的政治与经济等内容,认识每个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2.史料实证:通过对原始人类考古史料、夏商周史实史料的学习分析,掌握史料分类、分析、运用的一般能力,感受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认识阶级、国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掌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的途径与方法。 3.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石器时代古人类的时空分布、早期国家的出现、夏商周的演变历程,了解原始人类、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历程,知道我国原始人类空间分布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统治区域以及社会发展特征,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感受分析历史的发展演变。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原始人类的分布、石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部落、国家、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国人暴动”、青铜时代等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正确分析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一般规律,客观定位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5.家国情怀: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多源性,认识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脉络,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中心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夏商周政治经济文化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人阶级社会的国家之一。借以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形成对相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遗存。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难点 1.认识我国古人类在人类起源中的地位。 2.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为史料分析法、讲解法、问答法,此外还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手段 传统板书、多媒体 板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和文化遗存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尧舜禹时期 (二)夏朝的建立 三、商和西周 (一)、商朝的统治 (二)、西周的统治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 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 生:人类是从猿转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出各种文化、文明以及国家。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1.石器时代的含义 师:史前文明:是科学家根据当今发掘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提出多次史前文明猜想。认为人类的发展并非以往想象的那样,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时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有了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据近代考古出土大量的文化遗存表明,儿千年前的古人类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文明时期。 2.古人类及文化遗存 师: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人类遗址有哪些?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 教师通过多媒体进一步展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遗址,学生结合教材中的遗址分布图,相互对比,分组讨论。 生: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人类遗址主要有: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这些都是旧石器时代我国典型的古人类遗址代表。当时他们主要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故称之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即打制石器,比较简陋,过着群居的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师:这一时期,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过着群居的生活呢?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生产力水平落后,单个人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本无法生存。说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师: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的分布图,找一找除了上述古人类遗址外,还有哪些古人类遗址呢? 生:仔细分析《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讨论后回答:依据分布图可知,除了上述古人类外,还有广东的马坝人、陕西的蓝田人、山西的丁村人、北京的山顶洞人、辽宁的金牛山人等。 师:这些古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遍布大江南北。 师: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我国古人类有多个发源地。 师:这种分布特点,说明我国古人类不仅分布广泛,有多个发源地,而且说明我国古人类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 师:同学们,在我们将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最早于1921年发现,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主持,他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他们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抗日战争期间,发掘工作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存中尤其是众多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使远古时期确有直立人存在得到肯定,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经过碳索断代和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之间。在北京人遗址中还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等,这些发明证明北京人已经用火,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4堆地限定在一定区域,说明他们已具有一定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 师过渡:元谋人、北京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约距今1万年前,我国进入石器时代的一个新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我国又有哪些古人类出现呢?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石器时代的我国古人类的遗存。 3.新石器时代 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表格。 比较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新石器 时代早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低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新石器 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农作物 粟(小米) 水稻 手工业 彩绘陶器 蛋壳黑陶 养蚕缫丝技术 精美玉器 精美玉器 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师:(1)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组织有什么变化? (2)这一时期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3)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的变化引起了什么变化? (4)引起新石器时代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师:在同学们讨论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先了解氏族这个概念(多媒体出示)。 生:在了解氏族这一概念后,结合教材第3页《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总结:(1)距今约1万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我国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由于妇女经营农业、管理家务,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她们在氏族中居于支配地位,世系按母系计算,故这一时期称之为母系氏族公社,这是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也按父系计算,男子成为维系氏族的中心,父系氏族公社取代了母系氏族公社,这是氏族公社的第二阶段。 (2)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流域。 (3)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引起阶级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阶级逐渐产生,早期国家初具形态。中工 (4)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化,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从氏族公社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是根本动力,经济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阶级的分化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师: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和尧舜禹时期正是这一转化的体现。 二、从部落到国家 师:历史概念阐述:部落、部落联盟、禅让制。 部落:所谓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部落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某种需要(主要是战争)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中国古籍记载的黄帝、蚩尤以及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办法。“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为天子禅位于外姓。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1)师:后人尊谁为华夏始祖? 生: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皇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生: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3)师: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夏朝的统治机构。 生:夏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启。 统治机构: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师:夏朝建立后,如何实现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生: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师:夏朝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生:仍然是聚族而居。 师:夏朝统治的文化见证是什么? 生: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4)师:禅让制与世袭制有何不同? 生:①从背景来看,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制度。而世袭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随着夏王朝的建立,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 ②二者虽都是产生最高统治者的制度,但具体方式不同。禅让制是民主推选,主要看才能品德,世袭制是依据血缘,是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③禅让制针对的是氏族社会晚期的父系社会制度,世袭制针对的是奴隶社会以及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 ④禅让制反映的是原始的民主制度,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世袭制是使政治权力从“传贤”变为“传子”,使我国社会从“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师过渡: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商周时期我国已进人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商周是怎样实现统治的?其繁荣表现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 三、商和西周 1.商朝的建立和商朝的统治 师:引导学生结合夏朝的统治,掌握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商朝统治的概况。 师: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的暴虐统治使其失去民心,而这时商部落却日益强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 生:(自由讨论)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人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师:商朝为何称为殷朝? 生: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师:商建立后是如何进行统治的呢?生:阅读教材第5-6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思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