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4《诗词五首》教案.doc

142阅读 | 6收藏 | 11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1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2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3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4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5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6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7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8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9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10页
24《诗词五首》教案.doc第11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1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行者武松 上传于:2024-07-04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诗歌,领会内涵。 难点:体会诗歌之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饮 酒(其五) 一、新课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饮酒(其五)》。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作者作品】《陶渊明》,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2.【精品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3.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4.反复诵读诗歌,参照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诗歌大意:诗人身居世间,内心平静,钟情自然山水景物,怡然自得。 三、局部探究 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语言,领悟诗意。 1.赏析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品析参考 这两句诗把诗人的心境与环境融为一体,是本诗名句,被后人评为“心与境合”。“见”字似信手拈来,不费力气,把悠然自得的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出来,并将作者宁静淡泊,归隐田园的心境表露无遗。 可参考【微教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析》 2.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 结合作者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 品读 思考 交流 参考 这两句诗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个性追求才能理解透彻。陶渊明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为了生计,他几次出来做小官,都极不情愿,最后终于解职归田,永不出仕。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也就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这样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至于“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偏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可参考【微教案】《大隐于市朝》 3.结尾两句“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品读 思考 交流 参考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和整体性。后世佛家参禅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在诗的结构上,这两句也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上去,让读者去体会。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首诗反映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避开尘世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5.熟读成诵。 可参考【背诵指导】 春 望 一、整体感知 【精品教案】 1.播放【影音资源】《杜甫》,了解作者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和史思明带领叛军攻入长安,烧杀抢掠,使长安几乎沦为一片废墟,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作者漫步在长安街头,看到满目荒芜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3.初步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听朗读示范,标注字音,感知诗意。 参考:溅(jiàn) 搔(sāo) 浑(hún) 胜(shēng) 簪(zān)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4)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学生齐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朗读诗歌,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诗人有哪些感受呢? 参考:残破的国家,经历战火的山河,春天的都城,荒草树木疯长。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杂草丛生。诗人痛苦、愤懑。 2.你能想象“国都”盛世曾经的繁华景象吗? 参考:结合盛世长安历史描述。 如今战乱,人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荡荡,杂草丛生,满目凄凉。这时的诗人想起盛唐时的景象,又看到眼前之景,内心是非常痛苦与辛酸的。(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前两句) 3.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心中是一片忠心,无限悲愤,以及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写出,只写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又至却满目荒芜。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学习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参考:“感”是感伤,为时局而悲伤,“时”是时事、时局,照应首联。“恨别”的“别”是因“烽火连三月”而与家人的“离别”。诗歌的颔联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2.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为什么别离竟让诗人听到鸟叫声都胆战心惊呢? 参考:因为这次有可能是生离死别,因为战争年代生命会随时结束。 3.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手法。感伤国事家事,伤心离别,花儿落泪,鸟鸣惊心。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品读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朗读诗歌,说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烽火”指战火,“三月”,指多个月。一封家书胜过万两黄金。 “家书”还包含有对北的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安史之乱,消息隔绝、久盼家信的迫切心情。(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可参考【微教案】《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四)品读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朗读最后两句,思考:在战乱动荡之中,诗人盼望战乱早日平复,收到家书,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盼啊盼,盼到了怎样的程度啊? 参考:盼到头发白了、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已到了极致的程度。“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小结:此时的杜甫只有45岁,为国家前途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头发变白而稀疏,可见他忧思之深。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总结拓展 【精品课件】 这首诗是诗人伤春忧乱之作。诗的前四句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诗的后四句,由面前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白发稀疏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怆然泪下。 拓展:比较阅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把《饮酒(其五)》改写成一篇散文,不少于300字。 五、板书设计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叙事——对比——自豪 议论——设问——自足 田园 联想——虚实——自得 情怀 描写——景物——自然 抒情——感受——自由 春望 杜甫 山河、草木——忧国——对比 花溅、鸟惊——忧民——拟人 烽火、家书——思乡——夸张 白头、胜簪——悲己——对偶 第二课时 雁门太守行 一、导入新课 由猜谜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唐代年少早逝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名。(李贺) 学生抢答,顺势导入新课学习。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播放【影音资源】《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描写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2.初读,体味韵律美。 (1)播放【影视课文】,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 参考 摧(cuī) 鳞(lín) 角(jiǎo)声 燕(yān)脂(zhī) 提携(xié) (2)自由朗读。对照注释,了解大意。 参考 黑云:厚厚的乌云。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摧:坍塌,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形容战场血迹。 临:抵达。 易水:河名。战国时,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3)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师生点评。 三、局部探究 (一)再读诗歌,合作探究。 探究要求 :(1)人人参与。(2)组长控制好讨论时间。(3)记录好没解决的问题。 【精品课件】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人分别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参考: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颔联,激战后,场面惨烈;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2.诗歌首联描绘了什么内容?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参考:“黑云压城城欲摧”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这里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官军严阵以待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3.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参考: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盔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4.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参考:颈联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呜咽的角声,萧瑟的秋天,血色的战场;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的悲壮和战争的残酷,突出悲壮之美。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5.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参考: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鏖战从白天持续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将士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在夜雾中凝结成片片紫色。 6.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参考:“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7.“临易水”点明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参考:“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8.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运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参考: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可参考【微教案】《〈雁门太守行〉艺术特色》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诗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课堂小结:这首诗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