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马说》教案.doc

329阅读 | 11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马说》教案.doc第1页
《马说》教案.doc第2页
《马说》教案.doc第3页
《马说》教案.doc第4页
《马说》教案.doc第5页
《马说》教案.doc第6页
《马说》教案.doc第7页
《马说》教案.doc第8页
《马说》教案.doc第9页
《马说》教案.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感谢很多 上传于:2024-07-04
《马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投影显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呼唤人才,呼唤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谈到了作者的人才观,它是唐代大作家韩愈的《马说》。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2.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3.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4.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4)学生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积累重点词语。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研讨。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学生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作一般马对待。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后明确:“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字凝聚着作者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学生推选一位同学读课文,力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体验与反思: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此次讨论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动辄评判,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六、课堂小结: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读起来迴环跌宕、格调铿锵,好像游历小巧的园林,有咫尺万里之势。特别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七、布置作业:   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马说》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 3.体会文中传达出的人才意识。 二、 教材分析 1. «马说»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教学中应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短小精悍,写得曲折而畅达,有雄辩气势。«马说»作为新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文言论说文,对于学生熟悉各种体裁的文言文也有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及文体,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刘翔和他教练的图片引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辞海》“韩愈”条)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简介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更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读一读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听录音,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3、教师纠正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误读字词,并让学生进行精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五)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1)骈(pián )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2)才美不外见(xiàn ) 外见:表现出来。 (3)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 (4)策之不以(按照)其道(名词动用,鞭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也(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鸣之(助词,是在意义)而不能通其(代词,它的)意  只辱于奴隶人之(助词,的)手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代词,它)不以其道  一食或尽(吃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竭尽)其材 (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串译本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并思考:  (1)“千里马”不遇伯乐有怎样的遭遇? (2)形象深刻地讽刺“食马者”的语句有哪些?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不识马、不知马) 4、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人?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食马着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5、千里马的遭遇怎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后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不同,第一段,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用反问的语句表达愤怒的谴责。第三段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痛切之感和嘲讽之意。 7、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背诵,讨论体会、分析写作特点,练习写作 过程:1、按提纲背诵课文 2、分析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