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学案
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及文体特征;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方法、价值观目标:
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学习内容
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赞美“马”的成语或小故事!
(附: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君说:“你见过匹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你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你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般蓬勃的生机。现在,我们一块儿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预习内容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2、背景资料21·cn·jy·com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25岁中进士以后,长期不被重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2·1·c·n·j·y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说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谈马、论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基础知识字词
1、注音:
(1)祗(zhĭ) 骈(pián) 槽枥 (cáo lì ) 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21·世纪*教育网
(2)一词多义
2、 解释字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同 称:著称 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www-2-1-cnjy-com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等:等同,一样
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2-1-c-n-j-y
策之: 用鞭子打马 执策: 马鞭子
道: 方法 尽: 竭尽
材: 通“才”,才能 鸣: 鸣叫
通: 通晓 执: 拿着
临: 面对 知: 识别,了解
5、翻译
(1)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5)骈死于槽枥之间
(6)一食或尽粟一石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小组竞诵。
分小组比一比,背一背。
四、小组探究
1、基本探究
(1)、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人(统治者);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体会文章中心。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