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上册《饮酒》《春望》联读教学设计
01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把握重点词语,分析诗歌意象特点,把握诗人形象。(重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时代浮沉中的不同人生选择和志向追求。(难点)
02二、课程导入
最近,百家论坛里这样一个话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时代的纷扰与困境中,我应该选择如何做什么?
嘉宾A:“如今天下混乱,民生艰难,正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
嘉宾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如返乡种田!〞
嘉宾C:“(乱世)思欲登仙,炼丹服药,以济不朽。"
我们可以看到,在时代风云变幻的时候,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和追求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春望》。看一看大诗人杜甫在面对人生逆境时,如何以诗意的语言抒写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他又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
03三、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读诗首先便要解题,请大家先读两遍标题。请问大家从题目里读到了什么?
明确:眺望、盼望、希望......
(一)“望”“见”诗景
1.诗人“望”见了什么?
明确:眺望、盼望、希望......
实望:花、鸟、国都、草、木、烽火
虚望:山河
景物的特点是诗人言说的密语,更是诗人内心的流露。我们说一字即可传神,请同学们仔细品味诗歌中的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1)【城池破败】破,破败,残破;残破的是什么?城破、家破、国破、理想破。(曾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合此景,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绪?流露出诗人心底的痛苦、悲凉。无力感。
(2)【草木荒芜】深,草木茂盛(环境荒芜);城里的人去了哪里?人战死、饿死、被叛军杀死、逃难、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春,春天(点明时令);春天本来应是怎样的?(以乐衬哀)
山河依旧明媚,草木依旧茂盛,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岑参)江山在,人却不在,这就是时代给予诗人的磨难!
(3)【花鸟惊心】花溅泪,鸟惊心(人的情感状态:移情)花和鸟本来的作用是什么?因为无人欣赏逗弄而感到凄凉,与上文人少相呼应。诗人看到鸟和花落泪和心惊的原因是什么?感伤时局动荡,痛恨离别。
(4)【烽火连天】连三月:时间之长、战事之久,杜甫在长安城里被关了八个月之久。而这场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杜甫笔下的长安城又展现在我们眼里:那是公元757年的三月,国都长安被敌军攻破,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请大家齐读一下这首诗的前两句,感受作者笔下那座在战火中荒凉破败的长安城。
我们说杜甫笔下的《春望》一“望”而情深,听同学们的朗读,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荒颓败落的长安城。让我们接着“望”去,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二)“望”“见”诗人
2.你“望”见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明确:
(1)【思亲念家】家书抵万金。可以看出家书的珍贵、对家人无尽的思念。
除了思念作者还会有什么情绪?(战火一直没有停止,连绵了三个月,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也不知道家人他们是否安康)焦急、悲痛、担心。因此你能看见一个怎样的诗人?(思亲念家)
(2)【忧国忧民】白头:年龄大?杜甫才45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绪,深深的忧虑。他在担忧什么?推己及人。A.担忧和自己一样颠沛流离,饱经苦难的百姓。他还在忧虑什么?此时,唐玄宗逃入蜀地,唐肃宗刚刚即位,叛军势头正盛。B.他还担忧在战争中风雨飘摇的国家。
小结:我们通过“望”字切入,看到了诗人在时代浮沉中的选择,在唐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奔走勤王,在烽火连天的时候,他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忧虑。来,请大家饱含着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再读这首诗。
接着,让我们学以致用,请大家阅读《饮酒》,看看陶渊明在时代的浮沉中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志趣与追求。
请大家通过赏析《春望》的思考步骤,完成下列表格。
《春望》
《饮酒》
景物
草、木、花、鸟、国都
菊花、南山、日夕,飞鸟
特点
凄凉、荒败
宁静、祥和、悠闲
情感
忧国忧民、思念家人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小结:
采菊见山、飞鸟归巢、流云归拢、诗人归来。一切都回到了自然世界里。这种意境不是随便就能领会的,而且领会了也不见得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得意而忘言”。来,让我们带着悠闲、惬意的语气来把这首《饮酒》读一读。
3.《饮酒》中有一个字和《春望》中的“望”意思相近,你能找出来吗?能不能写作悠然“望”南山?
明确:"见”:偶然抬头的无意之见。不是主动的“望”(自给自足,不求外物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