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商行描写了江南水乡义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直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鱼”,却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采莲人划船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
“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
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生宇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出示地图)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南在我国的哪里吗?有去过江南吗?
2.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与大家分享分享。
3.(出示图片)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
4.是啊,江南水乡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许多人去了都忍不住赞美和歌颂她,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板书课题)。
5.读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这是三拼音节,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课件出示)观察“江”字的汉字演变过程。
(6)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感悟诗歌,品读诗意
1.(配乐)师范读课文,要求:仔细听,听清字音和老师的朗读节奏。
2.划分节奏,朗读,读出节奏感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3.学习第一句“江南可采莲”
(1)指名读。
(2) 随文识字:“莲”是草字头,猜猜它与什么有关?植物。“莲”可以既指莲花又指莲蓬。“可”,你在哪里见过“可”字?“可”在这里是“可以”的意思,“采”(象形文字,手摘果实),“可采莲”指的是可以采摘莲花、莲蓬了。
(3)江南到了正好采美美的莲花和清香的莲蓬的时候,采莲人该是多么开心呀!谁能读出这句诗里的喜悦?(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二句“莲叶何田田”
(1)(出示莲叶图)江南不仅有美丽的莲花,清香的莲蓬,看,还有什么?
用“我看到了( )的荷叶。 ” 句子来说一说。(我看到碧绿碧绿的荷叶。我看到一片一片的荷叶。 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圆圆的荷叶。)
(2)荷叶一片片,数也数不清,直直挺立在河面上,这就叫做——(出示:莲叶何田田),齐读。
(3)这么多的荷叶,相信结出的莲蓬也一定又香又多!采莲姑娘们便划着小船去采莲蓬啦!我们一起来读,读出你的感受!
5.学习后五句。
(1)(出示图片)无边无际的莲叶,红彤彤的莲花和散发着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