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精神》
一、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我们有精神》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体现了课标“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一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本课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精神与内在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精神。这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本课的三个主题紧紧围绕“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的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正式的,庄严的场合“有精神”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有精神”。无论是端正的坐姿,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