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doc

279阅读 | 10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doc第1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doc第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doc第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 沪教版.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拥权 上传于:2024-06-23
课 题 周长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这一概念展开。教材首先通过呈现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周长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会用尺度量长度。并对于平面图形一周的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这些基础与生活经验对学生理解周长、计算周长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但是,“周长”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主要通过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以及计算等一系列操作实践活动,充分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操作、小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