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推起成桥
1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理论依据,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设计时,设计多种形式的组织练习,加大课堂密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学会仰卧推起“桥”的技能方法。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的柔韧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力图提高教学实效性。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协调配 合、充分展示自我,掌握动作方法和基本要领,让学生体验并达到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2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90%左右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能够做到推手、挺髋、头后仰。
2.通过练习与游戏,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定向和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合作和安全意识。
3教学内容分析
仰卧推起成桥是体操技巧类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技巧教学的内容。通过水平一教学学生已经掌握前滚翻等改变体位的动作技术,掌握了纵叉等发展身体柔韧性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体操动作基础,对仰卧推起成桥的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4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值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脊柱的柔韧性较好,关节的软组织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适宜开展柔韧性练习。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有竞争意识等心理特点。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校,建校不足三年,但是学校的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比较充裕,学生班容量少,是小班教学。我所授课的二年级(3)班共有学生24名,其中男、女生各12名。学生常规习惯良好,整体身体素质较高,同学之间合作意识强。女生因对于形体舞蹈课程感兴趣,再加上身体特点,柔韧性明显优于男生。
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在课上我通过《北京的桥》导入,让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各种诱导练习、教师示范、学生展示等环节学习技术。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会出现挺髋不够、推手不会用力的问题,解决策略是:通过腰下传接球练习,让学生体会挺髋,通过分解练习、诱导练习,让学生掌握插手位置、推手的方向来改正推手不会用力的问题。
5重点难点
重点:仰卧推手挺髋
难点:推手、挺髋的协调配合
6教学效果评价
一、评价方法
1.生生互评:课中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评价。
2.师生互评:练习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二、评价指标
优秀:推手、蹬地、挺髋,用力协调;在保护帮助下完成;稳。
良好:推手、蹬地、挺髋,有一个环节欠缺;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不稳。
加油:推手、蹬地、挺髋,有两个环节以上欠缺,在保护帮助下不能完成。
7本课特点
1.教学中力图体现一物多用的原则,垫子作为主要教具用于整堂课的教学中。
从准备部分的热身操,到主体教学环节的垫子上练习,再到最后的游戏,垫子得到充分的使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多的调队与器材的运用,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连贯性,使整堂课更加完整,更具实效。
2.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仰卧推起成桥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合理采用创设情景法、动作示范法、语言讲解法、保护帮助法、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的学法上运用观察、模仿、合作等进行学习指导,依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的方法,使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具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努力建构高效、实效的课堂。
3.注重体验,促进技能形成。
课上,我大胆引入视频,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使“桥”的形象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对本课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示范图片的出示,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重点及难点,与图片作对比,能够找出自己动作中存在的不足,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音乐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4.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我力显主题“桥”。
场地设计成“桥”的形状,播放的视频《北京的桥》,都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桥”贯穿始终,最后的放松舞《小鸭子上桥》为本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一堂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的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5.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直接教给学生,接受上可能有些困难,于是,我将其动作要领分解为推手的练习、挺髋的练习,先让学生做分解动作,再进行组合,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却提高了学生接受的程度。
6.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两人一组协作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练习;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放松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在合作的基础上又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有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真正体现了我校课堂文化中的“生本”。
8教学过程
8.1第一学时
8.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