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5页的例题1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串有规律的玫瑰花条和一条没有规律的玫瑰花条。
学生准备:水彩笔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1.出示玫瑰花,初步感知规律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2串非常漂亮的玫瑰花,你们想看看吗?
师先依次出示两串玫瑰花条的前两朵玫瑰花,让学生猜猜下一朵玫瑰花的颜色。
说说为什么第一串你们能那么快就猜对了?而第二串却猜错了很多呢?
2.引出“有规律”,并板书课题“找规律”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知,认识规律。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有什么样的规律?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并圈出每组重复的1组。
3.小组展示汇报。(小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4.师随机点拨,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按XXXX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