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能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梳理文中古人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能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能梳理文中古人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难点】
1.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能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能梳理文中古人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耻、诲”等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第一则,并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能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3.能梳理第一则古文中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名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
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
3.看来我们班级的学生都很喜欢读书,也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古人也喜欢读书,他们还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4.板书课题,齐读。
5.这篇课文总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现在,我们就去学习这两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二、初读课文,读出节奏。
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部分,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2.教师带领学生读,相机纠正“识”的读音,并让学生画出分隔符。
3.请学生读,并核对断句是否划分正确。
4.同桌互读,加深印象。
三、小组学习,理解句意。
1.第一部分的六句话都出自《论语》,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呢?
预设:《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2.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论语》这本书的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3.那这出自《论语》的六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话,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来理解其意思。
4.小组学习成果交流:
(1)学习第一句话
a 指名学生翻译第一句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b 翻译这句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字——“知”。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的意思)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
(2)学习第三句话
a 在剩下的五句话中,也有一个字的读音是zhì,是哪个字呀?
b 是的,是第三句话中的“识”字,它的意思是?
c 谁能来翻译这句话?(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d 这里的“默”是“默默”的意思;“厌”是“讨厌”的意思吗?(预设:不是)这里的“厌”是满足的意思。这里也要大家多加注意。
(3)学习第二句话
a 谁能来说说看这句话的意思?(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b 注意这里面“敏”和“耻”的意思。(敏:勤勉。耻:以……为耻。)
c 这句话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不耻下问),对,“不耻下问”便出自这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a 这句话中“好古”与“敏”的意思是?(好古:喜好古圣贤之道。敏:勤勉。)
b 谁能用的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c 在这句话中,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学、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
(5)学习第五句话
a 前半句话中“如”与“不及”的意思是?(如:好像。不及:比不上)
b 后半句话中“犹恐”的意思是?(犹恐:仍然担心)
c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习好像追赶什么,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
d 这句话在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也可以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6)学习第六句话
a “吾”在这的意思是?(我,指的就是孔子)尝呢?(曾经)益呢?(好处)
b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c 孔子的这句话是在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了实实在在学习的重要性。思考是要以学习和实践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学习和实践就去思考,只能徒劳无益。
5.背诵这六句话。(自背、指名背)
四、总结课文,深入感悟。
1.这则古文,围绕“读书”这个话题,主要想告诉大家什么?在文中合适的地方做批注。
第一句告诉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
第二句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第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第四句告诉我们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付出努力的。
第五句告诉我们对待学习要始终保持进取心。
第六句告诉我们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
2.总结:这六句话围绕着“读书”这个话题谈读书谈学习从学习态度和方法这两个方面讲述了一些观点,这些内容我们都应该牢记。(板书: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部分习题。
【板书设计】
25 古人谈读书
《论语》 孔子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谓、矣”等4个生字,会写“矣、岂”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第二则,并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能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3.梳理文中的读书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接龙背诵第一部分的六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了《论语》中对待读书和学习的态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学习、读书的不同态度。
2.指名学生读第二部分,其他学生纠错。
3.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