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

125阅读 | 5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说课稿.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独占妳独宠你 上传于:2024-06-03
《长相思》說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各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第3首词。可以说,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作者通过对眼前边塞直径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缠绵而不颓废,流露出男儿镇守边关慷慨报国之志。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情,在一课时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层面: 1、知识与能力: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与习作,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之情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描绘作者心目中的故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说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诗歌的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本节课中,全文阅读共6次,分别为:(1)生默读(2)指名生读(3)生齐读(4)师配乐范读(5)生配乐齐读(6)生背诵。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的情景设置,让学生置身诗境,进入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对话,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有景、有情、有境是诗歌教学的基础。本节课中,我极力为学生创设诗境。(1)导入:周邦彦《苏幕遮》(2)乡愁:王安石《泊船瓜洲》、张籍《秋思》(3)想象:纳兰性德《菩萨蛮》(4)预设情景:柳永《雨霖铃》、李叔同《送别》(5)拓展:纳兰性德《蝶恋花》苏轼《江城子·记梦》。使学生在情境中诗歌文意,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等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 周邦彦《苏幕遮》引出思乡之情。可以说,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随着《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共弹一曲思乡曲。 2、预习自学 (1)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见课本P38注释,师作补充说明 (2)品读诗文,感知词意 a、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的读词。 b、配乐朗读诗文,谈读后感受。(乡愁) 乡愁,是王安石眼中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乡愁,是张籍笔下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c、文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的乡愁。(碎) 一个“碎”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风雪之夜无眠的心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缠绵的思乡之情。——置身诗境 3、探究问题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您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2)诗人的“身”在哪里?“心”又在何方? (3)故园无此声的故园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要求不少于100字) 4、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问题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榆关 边塞之景 千帐灯 风雪 触景 乡心 生情 思乡之情 故园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展开想象,描绘作者心中的故园(反衬手法) 小结:这首词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缠绵而不颓废,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5、拓展知识、迁移运用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思考:这首词从题材内容来看,属于(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A、怀古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闺怨诗 对于这一题材,你最熟悉的一首词是? 苏轼《江城子·记梦》 五、说教学反思 此次赛教活动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参加,加之所选篇目属于推荐作品,学生重视度不够,搜集的资料很少,另外,我的口语习惯也成为了自身成长的阻力。今后,我一定积极改进,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好在本节课,课堂发言学生配合比较积极,而且回答的很精彩,达到了预设要求,我也及时给与了他们奖励。 总之,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开想象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的效果。 我的发言到此完毕,谢谢! 长相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第三次接触词这种文体了,可以说对词这种文体并不陌生。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难点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