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一粒沙的故事
教师
主题
生命教育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活动理念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在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
积极心理学主张每个人自身都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激发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家庭与学校为儿童营造了一个而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呵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养成遇到问题就寻求家长老师帮助的习惯,缺乏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因此,有必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儿童在小学阶段感受挫折情境,学会应对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本活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托,结合纲要中关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养、解决困难等内容,以“一粒沙的故事”为主线,旨在引导学生看到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可以选择对待困难的方式,尝试在“活动—分享—反思—应用”中,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升华感情、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以更积极和勇敢的姿态面对困难,培养自立人格。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向青少年过度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度,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此时是培养学生对待挫折保持良好态度的关键期。若学生能正确面对困境,可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从而有利于其人格的全面发展。
挫折预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创设挫折情境,引导儿童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在挫折事件之前给儿童设置挫折情境,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寻找面对挫折的方法。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因此,本课旨在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并通过一粒沙的故事结局编写来投射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最后引导学生将课堂的感悟用于评价自己的生活,处理今后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勇敢、乐观的人格特质。
教学目标
1.明白挫折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2.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
3.学会将课堂的感悟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
重点: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
难点:学会将课堂的感悟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主要采用活动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情景体验法。
通过“一粒沙的故事”结局演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力量,以突破课程的重点。
最后,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挫折事件中去思考,将活动和感悟带入生活,以突破课程的难点。
课前准备
PPT、多媒体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激趣导入:嘴巴书法家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在不用双手的情况下,用嘴巴叼笔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时间是20秒。
提问:你觉得这个游戏有难度吗?
小调查:请在刚才的游戏中顺利写出自己的名字的同学举手,在刚才的游戏中遇到困难的同学请举手。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挫折情境,通过调查举手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展开阶段
激发情感:一粒沙的故事
引导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或者困难,使你产生类似刚才不舒服的感觉,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一粒沙的故事,这粒沙给贝带去了不少的烦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贝生活在海里,平静度日。太阳出来的时候它最高兴了,因为可以在暖暖的阳光下张开壳吐泡泡。这天,它照例在太阳下打开壳,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度过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忽然它感到有东西被吸到身体里,在软软的身体上有个硬硬的东西,很难受。原来是一粒沙,它想动一动把那粒沙弄出去,可只要一动就疼的厉害,它把壳合起来,不敢再动。
提问:接下来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贝和沙粒是否会发生变化?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发展可能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将故事的发展以表演/文字描述/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
根据学生分享内容,归纳总结应对挫折的3I法宝:
I have——“帮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