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28+35+17= 90—34—26=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连加连减,既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加减混合做铺垫。
探究新知
1. 出示问题情境,先有学生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在南山站,从公共汽车上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
提出问题: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多少人?你们知道怎么列式吗?
预设:67-25+28=
题出问题:可以怎么计算呢?(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
预设1:
6 7 4 2
2 5 + 2 8
4 2 7 0
预设2:
6 7
-2 5
4 2
+ 2 8
7 0
提出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28-25+67= 67+28-25= 67+(28-25)=
2. 出示72-(47+16)=
提出问题:这道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组交流讨论并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
4 7 7 2
+1 6 - 6 3
6 3 9
提出问题:这个题为什么要先算47+16呢?
预设:这个题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连加、连减后充分让学生在独立解答后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