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4545454545诗人篇杜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可谓春郊送别图B颔联云遮寺是诗人想象友人路上情景柳拂桥为眼前送别场景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写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相同的心境D这首诗歌语言平实质朴明白晓畅颇能体现杜牧诗歌清健俊爽的风格2诗人的情感体现在寂寥词上请结合全诗分析寂寥之情是如何表现的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率兵南侵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设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以求仙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以金河代指北方地区长门代指皇宫对应着大雁的行踪B惊散哀三字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描绘出雁四处逃散的场景C诗人目睹胡骑都在的现实联想到大雁来年能否北归的命运由实入虚D诗人最后对话大雁以菰米和莓苔劝慰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4李清照声声慢中也借雁的意象抒发了情感但与本诗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杜牧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注大中四年七月杜牧任湖州刺史大中五年八月将离任赴京新任刺史到任交接时诗人由官署暂移居乌程县霅zh溪馆驿搜神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千年后化鹤归乡已是沧海桑田苏潭湖州乌程县有苏公潭5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百姓以歌板之声庆贺秋收其中万家处处二语充分呈现了喜庆的宏大场面B颔联上句用丁令威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这与下句构成对比刻画了诗人欲归不归的矛盾心理C颈联写驿馆内与僧人夜话苏潭上看风定月生这既可见出诗人之闲又为下联写其感慨张本D尾联不避重复连用三个闲字写诗人卸任湖州刺史时的心理表现他对闲适生活的期待6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评此诗说惟贤刺史胸中眼中乃能有此境界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贤刺史这一评价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刺史其间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了白描手法写秋日时节大雁南飞倒影江中诗人与客人提着酒上山B颔联夹叙夹议写诗人面对尘世烦扰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时要插满头而归C颈联写诗人与客人在重阳佳节登高赏景纵情饮酒以至大醉再去欣赏落日美景D尾联以齐景公的反例做结诗人认为人生无常古今同理因而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垂泪8同样是重阳登高这首诗与杜甫登高在意境和情感上却有着明显区别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羁旅诗首联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种孤寂的凄冷氛围B诗歌颔联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寒灯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断雁引发愁绪描绘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C诗歌颈联虚实结合想象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流露出浓浓而真挚的思乡之情D全诗由思旧到愁思难眠再由梦归到设想情感层层推进内含深长的忧愁读之凄婉动人10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河湟杜牧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注河湟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元载唐代宗时的宰相主张收复河湟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旋见句汉代晁错主张削藩定边但景帝听信谗言将他杀害遗弓剑唐宪宗去世的委婉说法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箸一词借用张良的典故来替代筹划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B颔联借用晁错的故事其目的在说明元载的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前四句将史实和典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C颈联写出当地百姓身着异服而心为汉臣其中虽和尽两字用得极好突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笔势劲健D尾联作者认为虽未收复河湟但是凉州动人的歌舞乐曲传入内地给内地的唐朝百姓带来欢乐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12本诗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含有针砭讽喻之意请分析二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楼晚望杜牧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注释蒙笼草木茂盛汗漫广远无涯珠树神话传说中的仙树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湖光山色青翠欲滴山上葱茏草木与水中倒影成一个整体B颔联写燕知社日鹰识秋风意在表明人生在世应知出仕和隐退之道C第五句写江水的波涛拍打着金陵古城墙金陵城上的古树已有千寻之高D第六句化用秦始皇凿山断金陵王气的典故叹息金陵山已凿平不再险要14诗人登楼晚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所写之景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骊山作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注周鼎指周代传国的九鼎刘项即刘邦和项羽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代周鼎指国家政权第一句是用比喻手法指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B颈联的黔首与独夫形成对照讽刺了秦始皇推行愚民政策反令自己被囚困C尾联引述一牧童为寻羊而将秦始皇陵墓中的殉葬品烧毁的传说更增添讽刺的意味D本诗借古讽今借秦亡的教训劝谕唐朝当代统治者应关爱百姓以免引起人民反抗16对于颔联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天下百姓都变得贫穷了也有人认为此联主语应为刘邦项羽他们辛勤地推翻秦朝统治而其身份不过是道旁穷百姓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请结合本诗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C2前两联写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阳光和煦积雪消融芳草青葱马声洪亮眼前春风杨柳的青弋江和想象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景色美丽而离人忧愁为后面的寂寥做了铺垫颈联采用对比手法写友人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但自己的心情却像飘摇的旗帜一样空虚无着怅然若失凸显了自己的寂寞惆怅尾联直抒胸臆说两人同到宣州却不能一同回京独身回去的诗人会在良辰佳日倍感寂寞将寂寥之情推向高潮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写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相同的心境分析错误颈联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诗人自己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1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颔联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景色优美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为后面的寂寥做了铺垫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2颈联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诗人自己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用友人的春风得意对比自己的寂寞惆怅3尾联直抒胸臆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诗人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故国逢春一寂寥直接抒发了惜别之情同时将作者的寂寥惆怅之情推向了高潮3C4杜诗中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李词中借雁表达的是对亡夫以及家国的思念之情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目睹由实入虚错须知胡骑纷纷在中须知意思是应该知道诗人是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因此此处并非实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其实大雁的惊飞四散恰隐喻边民的逃亡由此可知本诗借虏弦开引发大雁南飞的情形描述回鹘南侵引发边民逃亡的事实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诗人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此可见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而李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说那只从头顶飞过的雁是当年为我和丈夫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而如今斯人已逝词人睹物思人抒发了对丈夫深切的怀念之情雁为迁徙的候鸟它可以定期的南来北往而自己面对的是国破家亡被迫迁徙远离故土抒发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5B6从首联看出作者因百姓的欢乐而欢乐显示出与民同乐的态度在诗的颔联中作者表达出对湖州的深深眷恋之情诗的尾联表现出作者在湖州的一年中忙于政务如今在离开时才得有空闲观赏湖州的风景以上都表现出作者作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的形象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颔联上句用丁令威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说法错误千岁鹤归犹有恨运用典故是说丁令威在山中学道住了一千年后来化鹤归乡探亲可是原来居住的地方早已不见亲人的影子于是感到悔恨交加表明了对家乡仍然不舍的情怀一年人住岂无情则是抒写了诗人的不舍之意虽然在湖州担任了一年的刺史却对当地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也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多为乡亲们谋幸福此时此刻他怎么能忍心突然离去岂无情三字采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湖州的不舍之情因此整联表达是作者对湖州的依依不舍之情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所谓惟贤刺史胸中眼中乃能有此境界是说杜牧作为湖州的地方官专心于政务关心人民生活与民同乐称赞其为官的态度诗的首联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描写百姓庆祝丰收的场景家家户户歌舞升平一派喜庆之气这一句体现出作者以百姓之乐为己乐与民同乐的情感在诗的颔联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中作者借丁令威化鹤归乡的典故点明自己虽然只在湖州任刺史一年但对此地已有非常深的感情对此地有着故乡般的感情体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对治地深厚的感情诗的尾联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则是说作者因政务繁忙而无暇观赏湖州的景色知道要离开时才有时间来赏景但他并不因此而遗憾这一句从侧面写出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忙于政务而无暇游览当地名胜塑造了一位勤政爱民的刺史形象7C8九日齐山登高中景色清丽明快营造了清新明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愉悦心情及乐观旷达的胸襟登高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营造出萧瑟肃杀雄浑开阔的意境突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在重阳佳节登高赏景纵情饮酒以至大醉错误诗中但将一词表明酩酊酬佳节是诗人的想法诗人是否真的做到了诗中并未提及再欣赏落日美景也无依据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杜牧诗的首联写到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看到北雁南飞影落秋江写出了景色之美营造了清新明丽的意境可见作者重阳登高的愉悦之情尾联写到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尘世难逢欢乐事重阳佳节时就应该纵情把酒古往今来都不免有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体现作者努力超越苦闷的乐观旷达杜甫诗悲慨沉郁诗人仰望俯视萧瑟的秋江景色听到猿啼的哀声看到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营造出萧瑟肃杀雄浑开阔的意境尾联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突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9C10通过设想家乡的美好风光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以乐景衬哀情加深诗人羁旅漂泊他乡的愁苦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乡思归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想象拂晓才能到家错误应是思归的梦直到拂晓突出梦的时间之长思乡之切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11D12相同之处两首诗都针砭讽喻统治者不同之处本诗直接讽刺统治者贪图享乐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史为鉴警告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要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凉州动人的歌舞乐曲传入内地给内地的唐朝百姓带来欢乐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错此处的闲人指沉迷歌舞的统治阶层尾联意在揭露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之态将作者满腔抑郁的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加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本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叙事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感慨宰相元载提出过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遭陷害唐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也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常想恢复失地但未及西征便赍志以殁后四句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虽然沦为异族臣民身着戎服牧羊驱马但却仍然白发丹心地忠于汉家王朝可是当朝统治者对此却无所谓而只是对凉州歌舞曲感兴趣过着悠闲享乐的生活全诗歌颂长期受吐蕃奴役渴望版图归唐的河湟地区人民讽刺元和以后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的统治者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有感而发作者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秦始皇的暴虐统治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应当从中记取教训不要穷奢极侈要爱惜民财民力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综上分析两首诗都针砭讽喻统治者不同之处是本诗直接讽刺统治者贪图享乐而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史为鉴警告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要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13D14孤独之感诗人日晚登楼极目所见湖山苍翠一色因无人同游而顿生孤独之感繁华不再金陵城高万仞然而却一片空寂诗人感慨人事代谢昔日繁盛不再怀古悲愁尾联不欲登楼正话反说本不想登楼怀古怕引起伤感之情然而眼前所见之景夕阳一落而不见飞鸿一去而不返自然引发了无限悲愁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D叹息金陵山已凿平不再险要错误第六句化用秦始皇凿山断王气的典故意思是说金陵的山虽有万仞高但空有天险王气已收一片空寂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两句描写湖山苍翠草木茂盛远远望去湖面广阔无边夕阳西下之时只有诗人一人江楼眺望不由生出孤独之感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两句描写湖水荡漾树木已经高达千寻不由想起当年秦始皇凿山断王气的典故眼前的金陵的虽有万仞高山但空有天险王气已收只余一片空寂因此感叹繁华不再昔盛今衰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交代诗人不想登楼的原因就怕看到山水景色引发怀古伤感之情然而眼前夕阳西斜转眼不见飞鸿翻飞去而不返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悲愁15A16示例一第一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首联突出秦始皇出游的威仪与道旁百姓的贫困形成鲜明对照颈联的黔首不愚尔益愚独夫都暗示了秦始皇对百姓的愚弄与压迫尽失民心示例二第二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紧承首联指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却被道旁引颈观看的穷百姓推翻更突出讽刺意味照应颈联的黔首不愚有压迫就有反抗最终是百姓推翻了暴秦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第一句是用比喻手法错误周鼎是以周代传国的九鼎来代指国家政权手法是借代而非比喻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诗人情感的能力如果认为第一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可用以下内容进行说明首联写秦始皇拥有天下后曾巡游各地突出秦始皇出游的威仪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是说秦始皇削平天下的确是十分辛苦但他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天下百姓都变得贫穷了这样首联和颔联就将秦始皇出游的威仪与道旁百姓的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这正与阿房宫赋中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相符然而同样如阿房宫赋中所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结果是黔首不愚尔益愚不知体恤民心不懂民本思想的秦始皇才是最愚蠢的而这自以为万世之业的固若金汤的千里函关最终变成了囚禁自己的牢笼埋葬自己的坟墓黔首不愚尔益愚独夫都暗示了秦始皇对百姓的愚弄与压迫尽失民心如果第二种理解更符合作者本意可用以下内容进行说明紧承首联始皇东游出周鼎字面意思是秦始皇出游东方要把周代的九鼎运到都城咸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巡游各地于是引起刘项的引颈而观而此时的刘项也不过是旁引颈观看的穷百姓照应颈联结合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及阿房宫赋中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知秦始皇辛苦得到的天下就因他不知体恤民心不懂民本思想实行暴政而被道旁的穷百姓刘项推翻辛勤得到与败给穷百姓形成对比更突出讽刺意味刘项正是奋起反抗秦始皇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胜利表明有压迫就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