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定理、证明(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命题感知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必须符合逻辑常理,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难点:理解命题的结构,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下列四个语句有什么共同点?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学生来读每一个句子,感知其中的共同点:
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命题
讲授新课
根据以上的几个句子及其共同点,试着让学生说出命题的定义
(一)、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注意: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 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如:画线段AB=CD。
例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延长线段AB
B、自然数是整数
C、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
D、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是命题。
针对性练习: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是用“√”, 不是用“× 表示。
长度相等的两条线段是相等的线段吗?( )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
3)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
4)对顶角相等( )
5)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6)取线段AB的中点C;( )
7)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
(二)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
1.题设是已知事项
2.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许多数学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连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连接的部分就是结论。
如命题:熊猫没有翅膀。改写为: 如果这个动物是熊猫,那么它就没有翅膀。
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题的意义不能改变,改写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使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更明朗,易于分辨,改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词语,切不可生搬硬套。
针对性练习:指下面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
3.如果a∥b,b ∥c,那么a ∥c
4.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注意:对于一个命题,如果题设与结论不明显时,我们应该先将命题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 “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针对性讲解,突出难点:其中让同学们多参与。
课件展示:将每一句话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每一个的题设和结论。
1 对顶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有理数一定是自然数;
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 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再次练习:练习、指下面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3、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
4、等角的补角相等。
5、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小总结承上启下:
有些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而有些命题题设成立时,结论不一定成立。
如命题:“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就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如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真命题与假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一些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它就是错误的命题,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确定一个命题真假的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验证、推理、举反例等方法。
例2、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1)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4)若A=B,则2A=2B
5)锐角和钝角互为补角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