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对于命题的相关知识,教材是分散安排的,本课时主要是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的判断,大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必探究,主要培养学生不同几何语言的转化,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总之,在这一部分,学生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达到了教学要求.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理解命题的概念及构成;②会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
2、数学思考:①通过对命题及其真假的判断,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
3、问题解决:①初步体会命题在数学中的应用;②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态度:通过对命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命题的概念、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②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突破难点的方法:采用日常话语引导、多做练习突破.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三角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日常的讲话中,有些话是对某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而有些话只是对某些事物作出了描述,如下面几句,请同学们告诉我,哪些是用来判断的,哪些是用来描述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2)我们班的同学多么聪明;
(3)浪费是可耻的;
(4)春天万物更新;
这些语句和数学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学生读语句,获得感性认识.
从生活中常见的语句引入课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
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问题1:请同学读出下列语句,并说出是否对某件事做出判断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对顶角相等;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2)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 )
(3)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 )
(4)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
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命题,思考命题由哪几部分组成?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汇报展示 精讲点拨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许多数学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连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连接的部分就是结论.
观察口答
观察猜想
归纳命题的概念.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归纳命题的结构
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经历观察-归纳等活动,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为今后性质的准确应用奠定基础.
四、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练习2 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同旁内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
问题3 练习2中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错误的?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同旁内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