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教案
一、教案目标
通过课前学习,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通过课堂诵读,积累名句,背诵课文。
通过品味探究,理解文中比喻句蕴含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学习观。
二、教案重难点
1、重点: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难点: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及其阐述的道理。
三、教案创意
文言文教案须注重积累和诵读。本课文言知识的梳理,主要是以预习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课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的。课堂上则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力求使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提纲挈领,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探究,感受比喻之妙,进而领会荀子散文善用比喻、说理透辟的特点。
四、教案过程
(一)文化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篆体“儒”字。)
这是一个什么字?(生答。)
由这个“儒”字你们会想到哪些词汇?(儒雅、大儒、儒商、儒学等)
说到“儒”字,总让我们联想起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羽扇纶巾等一些美好的形象。而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自东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在中国文坛、仕坛独领风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儒”字本身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