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中的排列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调整方法、梳理反思的过程,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思考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的排列现象,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看待现实事物的意识。
【目标解析】搭配是一个排列问题,简单的排列问题学生早有接触,并不难得到结果。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有序思考的好处,渗透不同的方法,例如“换位法”“固定法”等;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例如“涂色”“排位” “送书”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排列的数学本质就是“几个几”的乘法模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练习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感知方法
1.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