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第二学期
【任务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确定,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确定,即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二期课改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整个教学设计我注重将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活动,逐渐地、有层次的丰富对“可能、不可能、一定”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游戏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初步认识事物发生可能性的含义。
2.知道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确定现象;用“可能发生”来描述不确定现象。
3. 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体验事件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初步体验概率统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和区分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水彩笔。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每个学校都会举行文艺联欢会,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老师准备抽签让大家表演节目。
老师这儿有3个信封里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第一个同学3种都有可能。(“可能”)
第二个同学有2种可能,但是不可能抽到和第一个同学同样的节目。(“不可能”)
第三个同学抽到的一定就是剩下的那种。(“一定”)
小结:我们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字眼来描述我们抽节目单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抽节目单这个活动,学生体会到可以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来描述抽签的结果,初步感受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二、主动探究
1. 活动1、摸球游戏:
小组合作:每个组的袋子里6个相同大小的球,请你们按要求摸一摸,说一说。
并记录下小组成员摸到的白球和黄球总数量。
1、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你的袋子里是什么颜色的球。
2、打开袋子验证。
小结:“可能”是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一定”是确定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摸球游戏,理解“可能”是不确定情况作出的判断,所以它是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一定”是在确定情况下作出的判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