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湖北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家庭用电第21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B懂得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电磁铁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通过观察系列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系列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感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合作意识,不断深入研究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具有一定的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感官知觉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教学准备:
①演示材料:铁钉、导线(漆包线)、线圈、指南针、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②分组材料:铁钉、导线(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实验活动记录、大头针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1820年,丹麦著名的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把通电的导线平行的放在指南针旁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能转化成磁。这个现象使奥斯特非常兴奋。后来,其他的科学家继续奥斯特的研究,他们发现将导线绕成线圈(出示线圈)通电后可以使磁力增大,再在线圈中插入铁芯(演示)可以吸引铁,想不想试试?
生:想。
二、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
1、制作电磁铁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在铁钉上(演示)通上电,去吸引大头针。在做的过程中把这个装置通电、断电反复几次,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住你的装置吸起了几根大头针。大家在具体实验前请先想想怎样做?
在实验中要分好工,谁来实验操作,谁来记录实验现象,谁来数大头针。记录员要及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因为我们实验时用的导线比较短,所以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电池不但会发热,还会损坏。
实验
装置
实验
次序
接通
电路
断开
电路
实验结果
给实验装置命名
吸引大头针数量(枚)
1
接通电路铁钉产生磁性,断开电路铁钉磁性消失。
电磁铁
2
3
附实验记录表:
学生制作,吸引大头针。作好实验记录。
师:停!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学生收拾材料)
学生回答刚才的实验记录。依据系列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说说依据实验装置的功能给实验装置命名的想法(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后磁化铁钉使铁钉产生磁性)。
2、认识电磁铁构造
师: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板书:铁芯)铁芯还可以是铁棒等其它铁性材料。导线在电磁铁中是什么样的?(一圈一圈的。)
师:那一圈一圈的导线在电磁铁中叫做线圈(板书:线圈)。电磁铁就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师:各组记录的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各个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一样。)
三、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