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姓名
名称
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知识点来源
□学科:小学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蜜蜂剪辑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回顾《走月亮》课文中用“三觉”描绘第六段“田埂边”画面,结合《主题丛书1:慧眼观天下》的《海滨仲夏夜》自学“夜色”的所见所闻,小结“五觉”描绘景物法;接着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校园生活与夜空景物进行学法迁移,从实到虚,想象画面,阶梯训练;再围绕在竹林和稻田所见的景物,运用“五觉”描绘景物,聆听同学的分享,学习借鉴,评价改进;最后拓宽到祖国的壮丽河山,鼓励学生运用“五觉”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中段学生学习提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留心周围事物,书面与口语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乐于书面表达”的要求。
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文章阅读教学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提出不仅要能“看”到的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的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乐于表达。于是从“段落描写”入手,阶梯训练,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想象力强,慢慢从具象思维的学习转向抽象思维的学习与训练过程,懂得留心观察与调动各个器官感受身边的事物,感受自然之美,但对于想象的合理性与表达的生动性、画面感,需教师“搭架子”。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觉”,掌握运用“五觉”描绘景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文段,掌握多样的阅读符号标记法与关键信息提取的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法迁移与段落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留心观察身边景物,联系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感受想象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五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五觉”描绘景物;
难点:围绕景物大胆想象,合理想象,描写生动,具有画面感。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课内外片段,根据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
1、默读文段,用阅读标记法画出“三觉”
(1)这段文字出自吴然作家笔下,是我们第二课《走月亮》的第六段,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思考:“我”和阿玛走啊走,走到田埂边,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闻到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老师举例与分享“颜色区分法”与“符号标记法”。
观察仔细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老师用的是颜色区分法,还有许多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呢,如符号标记法,用横线画出看到的,如修补过的村道、挂满枝头的果子、低头的稻穗,用波浪线画出听到的,如秋虫的歌声、鱼跃水面的泼剌声、沟水的汩汩声,用双横线画出闻到的,如果子的甜香等等。
2、联系主题丛书的文章片段,小结“五觉”内容
(1)配音朗读《主题丛书1:慧眼观天下》的《海滨仲夏夜(节选)》,思考文中用了“几觉”来描绘夜色,并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各抒己见。
相信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的同学肯定发现藏在文段里的秘密了,这次还可以用“表格分类法”来呈现我们的所见所闻,瞧,一目了然,如“我”看到了幽美的夜色,听到了海水的唰唰声,闻到了空气中的香味,还触到了软绵绵的沙滩、清新而凉爽的海风、太阳炙晒的余温。文中一共用了“四觉”,那如果是你,沿着海边走着,走着,你可能会尝到什么味道呢?大家各抒己见,老师写的是“咸涩的海水”;如果是你和阿妈走在田埂边,还可能尝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大家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2)学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五觉”,就是指“眼睛看到的视觉,耳朵听到的听觉,鼻子闻到的嗅觉,嘴巴尝到的味觉,双手摸到的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