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6、穷人
设计者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3、总结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总结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导 学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知
识
链
接
(3~5分钟)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设计意图:
师先由课题导入,再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当时写作背景,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做了铺垫。同时又对学生的文学常识进行了积累。
自
主
学
习
(5~10分钟)
1、自读课文一遍,说说文中有哪些穷人?
2、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会思考,感悟“穷”:
我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感受到穷人的“穷”? 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
第1、2小题,学生通过独立自学,自读课文一遍,概括大意,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同时让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锻炼。
第3小题,学生自主学习,在整体感知后深入课本,感受穷人的境况以及作者精彩的场面描写。为体会人物品质做铺垫。在这题可提醒学生在书本中进行圈划、作旁批。
小
组
合
作、
交
流
展
示
(10~15分钟)
我们会交流讨论,体会人物品质:
(1)你觉得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你觉得渔夫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
(3)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他们共同的品质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讨人物品质。
第1小题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中描写桑娜的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桑娜的品质。
第2小题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中描写渔夫的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渔夫的品质。
第3小题是对渔夫和他妻子共同的品质进行总结。(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学生在交流时可能还会看出人物的其他品质及特点,只要言之有理,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总
结
提
升
(3
~5
分钟)
总结:
1、本文的题目叫做《穷人》,桑娜夫妇穷的是( ) ,不穷的是( ) 。那现在老师把这个“穷”字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