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教育学试题3

206阅读 | 10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教育学试题3第1页
教育学试题3第2页
教育学试题3第3页
教育学试题3第4页
教育学试题3第5页
教育学试题3第6页
教育学试题3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我听后垂头落泪 上传于:2024-05-20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 现代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   A. 《论语》 B.《学记》 C.《盂子•尽心上》 D.劝学篇 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6.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7.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8.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0.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1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14.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15.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17.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1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19.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20.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 2.隐性教育功能 3.义务教育 4.课程标准   5.教学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之间的关系。 2.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有哪些? 3.简述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4..简述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5.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农业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征。 2.说明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五、应用题(共15分) 分析学生发展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B 7.B 8.D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D 16.D 17.B 18.D 19.D 20.A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现行教育功能所表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3.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性、连贯性、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5.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三、简答题   1.答: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饮、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2.答:(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3.答: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1)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 (2)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处理信息,进而学会创造信息; (3)促进学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 (4)进一步建立信息库、信息网络,等等。   4.答:班主任的角色作用主要有: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2)班主任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5.答: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以及其生活形式方面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性,特别是当学校生活更多地强调学习活动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其结果往往使学生感受到校外的生活世界十分丰富多彩,从而不自觉或自觉地受到各种影响。学生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交往的空间和活动范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社会文化生活总是鱼龙混杂。正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将成为学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论述题   1.答:农业社会是人类进入的第一个文明社会,是指通过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原始的渔猎采集方式中分化出来的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生产工具已经从新旧石器转变为手工的金属工具;第一产业——农业已经形成,并成为主导性或支柱性的产业;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之外,还有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出现了私有制;社会日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由原始的无差别的平等转变为人身依附甚至是直接占有关系;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孕育产生了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以及古代宗教等
tj